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初探
毕青松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毕青松,.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初探[J]. 历史研究进展,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08.
摘要:
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学科自身独有的教育功能应当在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将情境教学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消除学生历史学习的陌生感与距离感,学生可以在“情”与“境”的交相呼应下愉悦、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教师而言也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初探进行相关讨论。
关键词: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108
基金资助:

高中历史学习难度大,知识内容多,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常常会感到乏味和无趣,致使学习兴趣低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一方面阐述了情境教学的具体内涵及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意义;另一方面阐述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具体途径。

一、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主体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其首要前提是教师要充分分析、认识与理解高中阶段学生所特有的心理结构特点,结合其实际学情和所学知识的难易度,科学合理地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完成制订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与创设恰当的历史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学习与研究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从教学“听众”转变为“主演”,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由教师进行指导学习,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时机和舞台。

(二)加强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合作学习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前期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在此之后就需要学生依据特定的历史情境,开展合作与分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实现教学与学习的双向共赢与互通有无。采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应当多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参与感与存在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时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有效减少出错,专心于学习,提高历史知识的认知水平。

二、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可以将身边的历史文物、历史档案、历史遗址等引入课堂,不但能够扩展课堂内容,而且是切实地在践行第三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直面历史,感受历史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例如,在中国古代史高考一轮复习课过程中,以陕西本土历史资源阿房宫为例,利用与阿房宫有关的一手资料讲述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史料实证。第一步,讲明史料类型的表现形式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现代音像史料等。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又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二步,展示与阿房宫有关的文化遗址、《史记》文献资料、历史剧图片及简介、杜牧的《阿房宫赋》等。第三步,讲练结合,通过各种与阿房宫有关的考题使学生既认识了史料应用的原则和价值,又丰富了学生对历史遗迹的认识,同时还增加了课堂的新颖度,有力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角色体验创设历史情境

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创设情境,扮演相应的角色,学生通过背景理解进入角色,模拟现场,体会历史片段,感知主人翁的情怀与无奈,理解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决定怎样的思想和文化。模拟角色情境的心路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公车上书、丝绸之路、五四运动、秦的统一、百家争鸣等,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一下。

例如,讲到汉朝的凿空之旅时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结合,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查阅资料,分工合作排演了《张骞历险记》。第一幕:拜别汉武帝(原因、背景),第二幕:出师不利被俘虏(民族关系),第三幕:力劝大月氏终无果(忠君爱国的不渝与对和平的渴望),第四幕:展望与回顾(作用与价值)。将文学与美学相结合,完美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情境,学生也快速地掌握了知识,因而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发现美和创造美提供舞台和机会。

(三)语言艺术创设情境,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个人的语言魅力,利用情感语言进行教学,从情感上讲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教师语言的渲染下进入历史情境,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要及时根据本堂课或本单元教学实际内容的不同之处,注意不同语气之间的转换,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历史,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讲述“辛亥革命”一课时,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这一子目中,教师展示“革命党人武装起义示意图”,帮助学生从时空尺度更为清晰地了解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的基本过程,突出“黄花岗起义”爆发的过程及惨烈的失败,在教学中烘托出悲痛欲绝的情境,接下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的图片、事迹,配以悲愤雄壮的背景音乐,用慷慨激昂的语气向学生介绍徐锡麟、秋瑾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足以令学生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主动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巧妙利用个人独特的语言魅力,以此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火花碰撞与思想上的共鸣,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提升家国情怀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可谓为一种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钻研能力的新模式的教学方法。而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和历史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满足当下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更加有效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彦直.论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51.

[2]刘主胜.实效·针对·深刻——走出高中历史情境教学误区的路径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8):34-3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