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敖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敖萌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 历史教学研究,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8060.
摘要:
大单元教学法秉持宏观视野,旨在突破传统历史教学框架,整合时间与空间维度的教学内容,确保学习连贯性,深化学生对历史概念及事件的纵深感知与体系化掌握。该教学法聚焦于历史思维的培育,通过深度剖析历史要素,促进学生时间观念与历史敏感度的形成,并激发其批判性思考能力。本文借助案例分析,证实了该模式在增强学生历史认知深度、批判性思维技能及历史阐述能力上的积极成效,凸显了其在提升历史教学互动性和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8060
基金资助:

一、挖掘教材内容,开展系统性单元教学

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其需教师精准理解教材中的历史事实、思想理论和历史人物,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系统性单元教学的实施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进行整体规划,确保教学活动不仅涵盖广泛的知识点,而且能够在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探究能力和历史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实效。教师应重点关注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和地点等基本元素的综合关联性分析,引导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同时,能够理解其背后的历史逻辑。教师需以教材中的信息为起点,进一步扩展到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的探讨,引导学生参与到史料的搜集与分析中来,加强学生的史料证实意识,培养历史批判性思维。

在系统性单元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需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且递进的教学单元,每单元均需围绕中心主题或关键问题展开。该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地构建历史知识框架,还能有效地整合跨学科资源,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以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教师应结合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为例,本单元精确解析了隋唐时期的政治结构、经济发展、文化成就及其开放性政策,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理解该时代的特点,还能够评估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影响。在系统性单元教学的构建上,教师应设计一系列互联互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系统性地理解该时期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教师需详尽地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隋朝大运河的建设如何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以及隋文帝和隋炀帝如何强化中央集权。而后,教师应详细讲解唐朝如何在继承和发扬隋朝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开疆拓土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强盛,特别是唐朝如何在唐太宗和唐玄宗等的治理下,达到政治上的强盛和文化上的高峰。在开展系统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设计包括整理时间线、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体验并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例如,在整理时间线活动中,学生需将隋唐时期的重大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探讨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可扮演相关历史人物,并通过模拟讨论,深入分析各自政策的利弊,从而更好理解政策对社会的具体影响。

二、借助网络资源,开展信息化单元教学

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开展信息化单元教学能够丰富教学手段和提升教学效果,使历史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科书和课堂讲授,而是变得更加动态化,更具互动性。通过有效整合和创新性利用网络资源,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网络资源的利用涉及多媒体资料、虚拟现实技术、在线数据库和各类教育平台等,这能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帮助学生在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时获得更全面的学习体验。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访问在线博物馆、历史文档库以及互动历史地图等,能够丰富教学材料,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直接接触到原始史料和历史遗迹。

例如,通过利用百度地图全景平台,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虚拟的历史遗址之旅,如访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360度全景查看展品、了解其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借助在线教育平台进行互动式学习,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设计历史知识竞赛或者问答游戏,通过竞争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此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可利用网络论坛或教育社交平台,使学生参与到更广泛的历史讨论中,与全国甚至全球的学生交流历史观点和学习方法,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数据库访问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检索和利用资源进行历史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为例,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现代化单元教学,可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该历史转折期及其对现代世界的深远影响。本单元涉及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工业革命的发展及其经济、社会影响,还包括共产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等,均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首先,教师可利用视频资源,如纪录片和教学视频,向学生展示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和技术变革,如蒸汽机、纺织机等的工作视频以及工厂化生产的流程演示。此类直观的材料可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技术革新如何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此类变化如何影响工人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结构。同时,教师可使用在线数据库和电子图书资源,给学生提供关于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的电子版,从而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文本,以理解共产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其对国际劳工运动的影响。通过在线论坛或学习管理系统,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工业革命如何导致社会阶级分化以及共产主义思想如何应对这种分化。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希沃白板,创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或德国工业城市的虚拟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虚拟世界中直观地感受当时工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后续的社会改革需求。通过网络博物馆和在线展览,教师可展示与工业革命相关的物品和当时的社会文献,并允许学生在线访问世界各地的相关博物馆,如伦敦科学博物馆,从而获取关于工业革命的一手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地图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布局和重要历史遗址,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从整体单元的角度出发,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样仅能整合教材中的信息,克服知识点的分散性,还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通过此方式,教师可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历史知识系统化和完整化。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未来在学术上取得成就,更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挥历史学习的价值,对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张小妮.初中历史学科融入班级文化建设育人价值初探[J].潍坊学院学报,2023,24(03):112-114.

· [2]叶盛.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中历史地图的运用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18):38-3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