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自发布以来,对教育教学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也针对各学科作业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初中物理属于素质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是当代初中物理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使作业练习的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朝着健康、全面的方向成长。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现状
(一)作业质量有待提升
“双减”背景下,要求教师落实减负增质,即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增强作业实施效果。为迎合“双减”目标,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尝试减少作业总量,试图缩短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但结合实施情况来看,作业总量的减少多停留于形式,并未出现作业质量上的提升,即迎合“减负担”思想,却未贯彻“增实效”要求。事实上,学生处于大量且枯燥的作业压力下,也会逐渐减弱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丧失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影响在课中的学习状态。
(二)作业内容有待创新
作业是巩固和延伸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也可实现对课上所学知识点的内化与吸收、应用与拓展。但作业实施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内容的设计,现阶段所布置的初中物理作业融入过多主观思想,即从教学的角度设置作业任务,并未充分考虑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物理思维。除此以外,为开发学生物理学习潜能,部分教师尝试融合一些超纲作业,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无形之中增加了作业压力,违背“双减”政策的初衷。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策略
(一)明确作业目的
在现实教学中,不少初中物理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练习,作业设计缺乏一定的目的性,致使学生无法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素养。“作业内容要符合课标、教材要求”“反对布置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作业”是“双减”政策对学生作业设计提出的若干要求之一。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以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以增加作业的目的性,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展学科学习能力,为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以物理“杠杆”为例,本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了解杠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杠杆的结构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感受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该紧密联系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结合杠杆原理去制作各种生活实用小工具,如核桃夹、杠杆天平等。通过作业练习,学生能够加深对杠杆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深入感受杠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这便是本课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总之,初中物理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必须紧扣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这才符合“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提出的相关要求。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作业布置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是为了检验作业能否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素质。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5]。举例来说,在布置物理力学相关作业时,如果所有学生都完成相同难度的作业,那么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顺利、高效地完成作业,中等水平的学生也许可以做得到,但是效果不太好,对于物理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无法完成的学生会逐渐对物理失去兴趣。课后作业任务的布置必须要考虑多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材的难度。学生学习的分化在初中的高年级显得更为明显,在这个时候,一些学习努力但成绩难以提高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感,一些学习不好、很迷茫的学生也会不知所措,这就需要初中物理老师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帮助他们重建学习物理的信念。
(三)开展作业分层设计
课后作业能够充分检验教师课中教学效果,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基于以往作业设计形式来看,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制定统一化作业任务。此类作业设计方法并未满足多层次学生学习需要,也影响“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此,在设计初中物理作业时,应兼顾每位学生学情,改变“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法,针对学生的差异、特点等,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同时,为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依托作业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单元为作业布置框架,设置多种形式、多种难度的作业任务,以此形成单元下不同知识点的串联,为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推进学生在物理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浮力”为例,本单元涉及知识点较多,包括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等。为确保单元作业任务兼顾每位学生的需求,可先划分作业层次,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属于基础类作业,主要围绕课时教学内容,用于巩固学生课上所学知识点,适于全体学生共同完成。B类带有实践性特点,即融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浮力现象,驱动学生完成对物理规律的探查。此类作业指向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其物理核心素养。C类作业难度较大,指向自主创新能力的训练。该类作业内容需要由教师设置一定范围,学生在特定的范围内自主命题并完成作业。此项作业有助于检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求、做好作业设计是当今物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合理设计学生的作业,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就会将教学中的每个困难都瓦解,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效率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强.减负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魅力中国,2020(12):161-162.
[2] 马晓霞.浅谈在“减负增效”环境下初中物理作业的优化——以力学为例[J].读与写,2021,18(36):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