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魏浩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魏浩春,.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历史研究进展,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3.
摘要:
在历史大单元学习中,学生首要面临的是单元内容过于丰富、学习任务较为繁重的问题。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学习具体的知识,往往会造成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学生在之前的学段以及日常生活中能够借助不同的渠道了解历史大单元中的一些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先讲后学的方法,根据个人已有的知识素养讲解单元中的一些知识,并注重营造竞争性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讲解过程中,表现个人深厚的学识修养,激发强烈的大单元学习动力。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
DOI:10.12721/ccn.2024.157003
基金资助:

一、图文结合,填充式梳理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图片和标题制作思维导图和表格等思维工具,让学生在情境的提示下填充相关知识,从宏观与具体的层面梳理大单元内容,获得充实的学习收获。例如,《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梳理单元知识。历史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图片,为学生宏观引领梳理思路,了解单元知识的跨度,让学生的大单元学习能够有的放矢。比如,出示“秦统一六国示意图”“五铢钱”“汉代耧车”“东汉形势图”“黄巾起义影视图”等图片,并在思维导图中设计以下问题:分析秦朝、西汉、东汉这些朝代巩固统治的方式以及灭亡的原因。学生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归纳“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实施推恩令”“合并郡县,裁减官员”等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发挥图片的思路指导作用,让学生将历史前进的想象与历史知识的梳理相结合,对大单元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充分梳理。

二、拓展资源,自由式探究

在历史大单元学习中,学生在归纳单元中的基础知识之外,还会对很多历史细节产生浓厚的了解兴趣。教师可以将纸质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生活资源充分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和感兴趣的问题选择探究方向,展开自由的探究活动,有效拓展历史大单元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充分认识优秀的历史知识文化,不断增强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充实性。例如,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自由探究活动。在《三国鼎立》一课学习中,学生普遍会对三国中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三国文化在日常的社会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教师可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一同设定探究方向。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作出如下提示:“三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战役?每个战役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可以阅读《三国演义》这本经典名著,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过程和主要人物,分析这些战役对曹操和刘备等人物势力的壮大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促进作用。同样,《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以及民间戏曲中的三国人物形象和历史教材中的形象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也可以以此为主题,探究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曹操等人物的形象,更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状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较为复杂,学生对很多的历史事件会产生具体了解的意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汇集资源、选择方向、探究感兴趣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强化相互交流意识,分享各自在探究中的收获,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历史大单元特色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大单元学习的主体性,营造浓厚的历史大单元学习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借助丰富的资源充分激发好奇心,对大单元中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获得丰富的学习乐趣,培养深厚的文化素养。

三、立足思维发展实施大单元教学

历史教材在讲解历史知识时会补充很多的课外史料,辅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状况。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将大单元内的史料与课外的史料相融合,让学生在具体的分析中解释大单元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培养良好的史料实证意识,提升对历史知识的分析能力。在史料类型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大单元内容的特点,充分运用史书史料以及文学艺术史料,拓展学生认识历史的角度。例如,在《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史料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如学习《北宋的政治》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等民间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杨家将为什么几乎全部阵亡呢?”学生可以结合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作出论述,体会北宋的这一政治制度对历史的深远影响。学习《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观赏教材中的《清明上河图》,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这部经典名著,让学生结合这些图画内容和小说情节了解北宋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会对不同的历史现象产生不同的实证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汇集史料,从更多元的角度解读大单元知识。

四、利用思维导图,整合单元知识

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实施,新课标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在初中历史单元教学中,既要使学生知晓历史基础知识,还要逐步培养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各种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目前,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并且逐步渗透到教学领域,在教学中不断地彰显其优越性。因此,初中历史单元教学与思维导图相结合,使繁杂的知识变得简洁明了、结构清晰,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新课标的育人要求。在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单元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逐渐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动机,逐步引导学生将细碎知识整合为自己的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及其他各方面能力,逐步达到学业水平要求,实现愉快高效的学习。

结语

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入手,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大单元认知体系,增强对大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并灵活运用大单元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塑造个人品质,从而有效提升历史大单元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探究深度学习视角下开展初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方法[J].裴黎明.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1)

[2]单元教学下初中历史深度学习理念的应用[J].黄妙明.中学课程辅导,2022(36)

[3]基于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路径初探[J].吴木义.安徽教育科研,2022(3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