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沈阳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在线网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线路,沿线途经大东区、沈河区、和平区、苏家屯区、浑南区5个行政区,主要沿望花北街、劳动路、北大营街、联合路、北站路、南京北街、南京南街、红椿路、高铁二街敷设。
本项目正线长16.317km,铺轨长39.341km,均为地下线路;设车站11座,均为地下岛式车站,其中4座为换乘站;最大站间距为1.928km(南五马路站~砂阳路站),最小站间距为1.188km(云杉路站~红椿路站),平均站间距为1.611km。设航天南路停车场一处,出入场线长约2.695km。设控制中心1座,与地铁十号线共用。设主变电所2座,分别与地铁九、十号线共用。铺轨基地设置4处,两处机铺基地,两处散铺基地,机铺基地分别位于南京桥站及创新路站、散铺基地分别位于长白南站及云杉路站。
本工程正线、配线采用60kg/m钢轨;地下线采用长枕式整体道床、ZX-2型扣件;正线、配线及试车线道岔采用60kg/m钢轨9号曲线尖轨道岔(沈阳南站采用60kg/m钢轨9号直线尖轨道岔);车挡:正线、配线、停车场出入场线及车辆段出入段线采用液压缓冲滑动式车挡。
沈阳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采用B型车六辆编组,轴重≤14t,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本工程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
正线:左DK17+350.000~左DK33+666.940;右DK17+350.000~右DK33+666.940;本合同段内设11座车站分别:南五马路、砂阳路、南京桥(原长白北)、长白岛、长白南、金仓路(原王士屯)、云杉路(原上河村)、红椿路、城建学院、沈阳南(原沈阳南站)、创新路;
航天南路停车场出入场线:左CDK0+000~CDK2+695.000,右RDK0+000~RDK2+695.000;
4号线与9号线联络线:LDK0+000~LDK0+460.755。
二、减振垫限位凹槽施工概述
减振垫限位凹槽(简称减振垫)是一种能有效控制地铁轨道交通隧道振动传播的被动减振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一种新型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道床,该材料由两层高密度聚合物构成,其中一层由高分子合成材料,其主要成分为聚烯烃树脂/橡胶等高分子聚合物质;另一层由橡胶构成,其主要成分为聚苯乙烯、丙烯酸等高分子聚合物。道床与车站主体结构之间为刚性连接,道床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以橡胶阻尼道床为主。这种隔振系统可将轨道结构与隧道结构的振动传递到车站主体结构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轨道结构与主体结构的共同工作能力和长期使用寿命;减少了由车站运营产生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可有效地降低列车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振动。
三、当前地铁的现状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单线到现在的地铁网络建设,地铁技术在不断地改进。当前地铁车辆为6节编组B型车,在车辆结构、车体材料上进行了改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设备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设备类型主要有:列车系统、信号系统和供电系统等。但地铁所使用的道床减振材料对环境振动较敏感,地铁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影响周边环境。
四、减振垫限位凹槽的应用优点
1.减振垫限位凹槽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
2.减振垫限位凹槽对于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车内噪声具有一定的减小效果。
3.减振垫限位凹槽具有防异物插入功能,可以有效防止乘客被异物卡住而导致意外伤害。
4.减振垫限位凹槽可以有效降低运营过程中列车与地面、轨道之间发生的振动。
5.减振器的限位和防异物插槽可以保证乘客人身安全,保证行车安全。
五、减振垫限位凹槽质量控制要点
减振垫整体道床的施工质量决定了限位凹槽的的施工质量,故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并进行优化创新,把控施工细节,从而提高减振垫限位凹槽的施工质量。
1.限位凹槽的设置
限位凹槽的设置位置及数量应根据轨道结构特性、运营工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并与减振垫的作用区域相适应。限位凹槽的深度应根据线路条件、减振垫功能、减振要求和轨道结构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减振垫道床限位凹槽每25米数量为4个。在不影响道床结构稳定性及轨道结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限位凹槽之间的间距可适当调整。限位槽位置要选择在线路纵向曲线半径最小处,保证其具备良好的行车稳定性和减振效果
2.限位凹槽安装
(1)浇筑减振垫基底时将减振垫定制的限位凹槽进行表面的灰尘及污垢清理干净,使用毛刷将减振垫限位凹槽涂刷脱模剂。
(2)按规定要求摆放限位凹槽并连接至中心水沟模板上。
(3)采用水平和竖直放样方法,在减振垫上方、轨枕下方和车辆下方用激光标出限位凹槽中心线,以确保限位槽与轨道之间的距离一致。
结束语: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振动和噪声超标等问题。以振动为主的轨道交通噪音,严重影响了乘客的正常休息,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为降低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国内外学者对减振垫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国内学者通过对减振垫应用于地铁的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减振垫道床限位凹槽模板,材料浪费,本文提出采用一种新型凹槽模板可以在施工减少人员,材料浪费,可为同类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高贵. CRTS双块式无砟道床抗裂混凝土性能及应用研究[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1, 19(6):4.
[2] 贾文龙. 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8):2.
[3] 赵静存、邢小飞、王鑫.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纹整治技术研究[C]//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 2020.
[4] 陈珊. 市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与造价分析[J]. 冶金丛刊,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