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目前计算机设备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网络信息资源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这也使得网络数据信息所涉及到的专业领域越来越广泛,甚至已经进入到了政治领域以及军事领域当中,特别是在针对数据信息进行储存传输、商业银行以及科研成果等多方面内容上,其都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应用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如果不针对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合理处理,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这就需要针对目前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展开深入分析,在技术的角度上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从而建立起具备着更高安全性以及和谐性特征的网络信息渠道。
一、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现状
(一)计算机软件方面存在的缺陷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使得我国计算机软件在具体安全性能等方面还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缺陷,同时,计算机软件自身存在的各类安全漏洞以及缺陷,也属于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这也使得计算机用户的整体数量比较高,这样也会在潜移默化之间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同时,我国计算机产业的整体水平也比较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虽然已经在一般应用等方面与国际水平之间基本一致,但在高端技术手段方面,比如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中央处理器等,内部的产业基础相对比较差,部分关键的计算机技术都需要在国外进行引入,整体计算机产业当中缺少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站在这一角度上来看,我国目前与那些世界中的先进国家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距。
(二)专业人才数量比较少
人才属于促进事业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市场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成了人才之间的竞争,虽然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落后情况。而在一些专业院校当中,尽管已经建立企业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内容,但学校当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数量相对有限,也很难满足计算机网络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部分人才只是单纯的对计算机技术有着一定程度的理解,那些对于计算机高端技术有着深入掌握的专业人才相对较为匮乏,这样也会导致我国计算机企业与国外同种类型企业之间进行竞争时,往往都会处在下风,这样也会使得各大计算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步提高[1]。
二、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措施
(一)身份验证技术与信息加密技术的应用
首先是身份验证技术,用户管理属于提高计算机安全防护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对于计算机使用人员具体身份的确认,能够有效防止内部产生黑客入侵等问题。站在实际情况的角度上来看,目前的身份认证技术属于计算机用户管理领域当中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对于用户参数所进行的验证,可以进一步确定计算机使用人员自身的主要身份。而在后续针对身份参数进行认证的实际过程中,需要针对参数的准确性、真实性等多方面内容加以验证,通常情况下,都会将计算机使用人员自身的部分生理特征作为主要的验证参数,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大幅度降低参数的重复性。然而,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消耗比较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很难实现全面普及;其次则是信息加密技术,计算机信息加密技术,其主要就是将传统信息加密技术作为基础内容,采用现代化的高科技计算机技术来针对那些网络内部存在的各类信息展开加密处理,从而提升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而在针对数据信息展开加密处理过后,还会采用安全认证等多种数据信息安全机制,进一步做好信息的安全防范工作,这样就可以在根本上保证各类电子信息的保密性以及完整性,而现阶段所采用的加密技术主要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对称加密以及非对称加密,在实际工作开展进程中应当结合基本条件来选择对应的加密方式,更好的发挥出数据信息加密所具备的重要作用[2]。
(二)防火墙技术与防病毒技术
首先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属于保证计算机与网络之间进行连接的主要安全防护措施,那些上网计算机进行防火墙设置的主要目标,就在于针对那些传送给计算机的数据信息通过状态展开合理检测,还要采用预先设置的方式针对数据信息包展开过滤处理,通过这部分措施来针对计算机与外部网络信息的传输安全展开稳定的管理控制;其次则是防病毒技术,计算机病毒属于目前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威胁,由于计算机病毒自身具备的可传播性特征,通过网络能够有效蔓延至其他计算机设备当中,整体破坏范围也会不断拓展,所以,这就需要通过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的应用,避免病毒侵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并对那些已经入侵的病毒进行消灭[3]。
结论:综上所述,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互联网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优化,能够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在一起,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使得群众的沟通效率大幅度提升。而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就必须要更好的发挥出网络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实际作用,提升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程度,从而大幅度降低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张国威.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12):169-171.
[2]于洪石.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2,24(07):78-80+90.
[3]王莉红.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6(02):243-245.DOI:10.19772/j.cnki.2096-4455.2022.2.093.
作者简介:李国锦,男,汉族,籍贯:广西防城生于:1988-08,工作单位:武警广西总队,单位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单位邮编:530000,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