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探究
王爱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爱军,. 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探究[J]. 城镇建设与科学,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532.
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正因如此人们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是我国当前主要任务,不仅有助于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土地资源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利用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应用效率迟迟无法得到提升,加强资源政治力度是建设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土地工程技术更是决定环境恢复状况的关键,具有不容忽略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对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 土地工程技术;城镇土地;生态整治
DOI:10.12721/ccn.2021.157532
基金资助:

土地整治可有效减少土地受到的破坏,更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以生态理念为基础制定整治方案对城镇未来发展而言十分重要。由于资源类型不同,所处环境存在差异,所以在整治阶段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案需具备契合性,为整治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方法加以完善创新,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合适的土地工程技术,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整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构建更适合居住的环境,推动城镇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与土地综合整治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土地整治之间联系密切,土地资源对我国建设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质性作用,所以必须立足于实际需求制定规划方案加强整治力度,如此才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发展阶段若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生成,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破坏,所以可借助土地整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正确的整治方案还可增加资源,进而弥补资金缺口。其次对不同地区土地资源开发阶段暴露的生态问题进行探究,确定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加强建设力度。通过土地整治构建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生物受到破坏,对当前土地格局进行调整,整合多种资源,使生态系统更为完善。

2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整治的要求

2.1加快土地整治转型,建设生态国土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会扰动周边环境,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影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土地整治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更多的注重生态环境反映机制,通过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条件以及城乡土地利用关系,引导实现绿色土地利用方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因此,土地整治应加强生态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形成的整治模式进行探析,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为环境提供保护,整治过程中要注意生态较为脆弱的区域,进而增强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2.2遵循自然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整治

不同地区在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纷呈,土地利用及生态保护战略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差异化整治是现实需求,要能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环境特点,制定适合区域特性的发展模式。如:经济发达地区应探索多功能土地整治模式,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乡村地区应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人文景观;城乡接合带应加强生态防护,建立绿色廊道,连接城乡绿色空间,美化城乡景观;生态脆弱区应坚持保护优先,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2.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城乡融合的平台,土地整治应全面整体开展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生活设施的良性融合,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城市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实现,人、地、资本的融合,这也是土地整治的实施目标。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农村发展带来启动资金。

3城镇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应用

3.1河道治理技术

在城镇化土地整治过程中,河道是城市生命力的主体,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中,应该采用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还需要采用土体重构的方式来进行土壤的转化,运用综合治理的功能措施。物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疏挖底泥和引水冲淤的方式来进行土壤的转化,调水的目的是对水利设施进行调控,引入河道污染的清洁水源,以便更加有效改善河道水质。在化学试剂的使用上,也可以加入相关的化学物质,注重用量。

3.2建筑用地工程技术运用

当前大部分土地资源运用并不合理,以致于利用率无法得到提升,反而出现资源过度浪费等情况,某些资源具有的价值在应用阶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此整治过程中要对这一方面进行规范,消除建筑业、地产业等竞争过程中生成的负面影响,合理运用技术取得预期效果,清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为民众生活提供保障。如今我国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建筑工程同样要做出相应改变,建筑用地和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建设阶段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建筑一旦出现问题定然会威胁用户生命安全与个人财产,为此必须对土地技术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施工人员彼此之间的协调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强制化方式实现既定目标,科学使用土地整顿技术,以确保整治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3.3进一步增强土地资源利用率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丰富,除常规用地之外还包括高寒用地、戈壁沙漠等,当前部分农业用地受到有关部门保护,难以利用所以资源浪费过于严重。对任何行业而言,若想实现长期发展都必须借助土地资源,为提高地区经济水平,加强城镇建设,大量耕地被挪作他用,这对当地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为此需对农业发展进行规划,提高耕地利用率,实现合理用地,制定可行性方案。同时完善既定制度,实现资源长期发展,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使土地资源具有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4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生态理念是土地整治的关键,贯穿工程整体,通过土地工程技术可实现生态整治,减少产生的负面影响。土地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决定了人类生存。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科学规范的方案,为环境提供保护,秉持绿色理念,弥补环境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确保土地能够长期使用。基于此土地生态整治过程中科学运用土地工程技术能够推动城镇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钊.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农业科学,2020,3(4):23-24.

[2]焦蓉.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20,No.621(01):45-46.

[3]郁清波.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新商务周刊,2020,000(004):29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