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乡经济差值逐渐扩大,向政府部门释放了十分明显的信号,传统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较多不足,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城镇化发展需求,必须要尽快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改革。从整体上来看,城镇化建设水平,会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质量产生关键性影响。作为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的机构部门,乡镇政府必须要尽快完成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改革,从而更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为此,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已经着手研究如何真正做好乡镇政府的数字化、智慧化改革,旨在提高行政管理整体水平。
一、城镇化进程简述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我国人口基础大,再加上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城镇与传统城市和乡村,无论是在概念角度,还是在结构层次角度都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情况下会将乡镇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的过程,视作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带动区域就业与创业,将有限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再配合最适合的产业,不断提高城镇范围内的经济水平。
新时期条件下,受到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纯以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经济水平等传统标准评价城镇化进程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因此,城镇化进程必须要体现出“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将“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作为评价智慧城市发展进程的高阶段。而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必须要重新审视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加快相关内容的创新改革,进而提高乡镇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1]。
二、城镇化进程下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一)围绕智能技术,持续提高乡镇政府机关效能
在城镇化进程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最主要任务要持续提高乡镇政府机构的机关效能,彻底改变当前乡镇政府的权力结构,赋予乡镇政府更多职权,实现对乡镇、村屯等政府职能机构职权的优化配置。以浙江省为例,在浙江省的“数字浙江”战略发展规划体系中,必须要突出乡镇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发展趋势,彻底改变传统模式下乡镇政府机构治理能力偏弱的被动局面,利用智能技术,推动乡镇政府职能作用的优化,不断提升乡镇政府机构的效能作用。
乡镇政府必须要构建高效运转行政管理机制,向上与省市一级政府建立信息化沟通桥梁,向下与村屯一级政府职能部门建立协同管理体系,这样便可以形成“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高效协同行政管理体制,从而不断提升乡镇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而且,在乡镇、村民自治的条件下,要想真正实现村民民主自治,必须要提高乡镇整体经济水平,这就给“数字化”带来了无限发展空间。通过“数字化技术”,一方面可以对乡镇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的重塑,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乡镇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在更高层次释放和激活乡镇劳动生产力,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围绕农业、海洋业构建数字化业务系统,从而带动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真正赋予和深化乡镇政府更多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进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进程。
(二)围绕数字技术,提升乡镇政府政务服务水平
乡镇政府服务质量是否足够高,是评价城镇化进程水平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必须要牢牢把握住“数字化技术”,转变过去“人治”、“制治”比较被动的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机制,打造具有极强现代化、数字化特征的“智治”乡镇政府机构。只有最大限度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的数字化、智慧化特征,才能真正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给乡镇、村屯人文发展、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可操作性[2]。
浙江省力求打造高质量政务服务满意地区,从2003提出的“数字浙江”理念,到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提出,无不显示“数字技术”在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价值。乡镇政府在积极探索基层数字化改革道路过程中,必须要围绕“数字化”、“智慧化”为核心,加强政企之间的优质联合,构建5G生产车间、企业自巡查系统等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利用数字技术加快乡镇政府的数字化改革进程。
例如,“浙里办”、“掌上基层”等政府服务APP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正在稳步提升。以“浙里办”APP为例,覆盖了基层企业、基层群众的绝大多数办事需求,群众不再需要“跑断腿”才能办理完相关业务,而是在APP上进行操作,即可完成行政管理业务的办理,极大缩短了政务业务办理时间,也给乡镇政府节约了大量行政管理成本,从而不断提高基层群众和企业对乡镇政府的政府服务满意度。
在数字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应当始终以构建“数字政府”为基本目标,突出“服务”关键词,彻底转变过去以政府机构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面向广大群众和企业,立足为企业和群众打造“快办事”、“办快事”、“办实事”的乡镇政府,提高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运行体系,尽快实现乡镇政府的“普惠服务体系”构建目标。一方面,给乡镇企业带来更好的数字化营商环境,实现乡镇企业投资项目的在线审批,同时利用数字金融实现金融机构与乡镇企业之间的互联对接;另一方面,给乡镇居民带来“数字就业”,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快速帮助有需求的待就业人员,实现主动帮扶,从而提高乡镇居民就业率和经济收益,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
(三)围绕“互联网+”,打造“智治”乡镇政府
在智慧城市背景下,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深化落实“数字化政府改革”,始终围绕“互联网+”,积极构建“智治”乡镇政府,全面提高乡镇政府的社会公共行政服务能力。浙江省率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构建了极具智慧化特征的“四治融合”行政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乡镇政府政务能力。比如,群众发现有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电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时,不再需要上政府职能部门“登门”反映,而是利用手机APP登录线上政务平台,就可以将问题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这样不仅实现了乡镇基层行政管理的直接办理,还能够提高乡镇政务工作效率,做到了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的“微治理、大联动”数字改革目标,真正打造了“智治”乡镇政府机构。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必须要努力简称“县乡一体”的高效协同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政府行政管理应对重大灾害、重大风险能力,以及救援处置能力。例如,浙江围绕“数字乡村”,加紧了对乡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行政管理数字化业务执行链。作为最贴近基层群众的乡镇政府机构,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数字化改革,必须要真正做到围绕“农村居民”、“乡镇群众”,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统筹推进,将责任落实到位,提高行政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确保乡镇基层行政管理力量更扎实,不断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成效,形成上下联动的乡镇行政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乡镇基层治理的数字化、集约化。
(四)围绕信息技术,加紧构建线上执法监管体系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行政管理中的执法监督力度,不仅要做到向内监督,还需要提高向外管理的整体工作水平。必须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构建覆盖全乡镇的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尽快构建“一网通管”的数字化执法监督管理平台,从而增强各个乡镇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流共享。为了能够增强对乡镇、村屯的医疗医保监管力度,搭建智能化监督管理系统,实现医疗医保数据信息的全面采集。而且,还要构建政法一体化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法行政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民众对司法体系公平正义的信任度[3]。
在推动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创新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数字化”、“智慧化”两个关键点,深化落实“为人民服务”的改革理念,真正做到“以数字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根本”,切实根据区域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和战略规划,走好高质量发展道路。在创新改革中,不仅要提高政府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服务意识,更要抓住数字化优势产业,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以及具有现代化、数字化特征的乡镇政府,持续推进一体化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能力,打造“智治现代型乡镇政府”,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韶辉,刘建江.整体性视角下政府中心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舟山市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4):137-138.
[2]吴建瓴,贾海刚.“强镇扩权”背景下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基于成都市黄龙溪镇的个案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04):81-87.
[3]黄俊华.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J].营销界,2020(2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