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提高效率的方式方法
罗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鹏,. 试论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提高效率的方式方法[J]. 石油科学研究,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8067.
摘要:
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石油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近几年来,石油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虽然我国石油资源丰富,但随着开采时间的不断增加,许多油田已经进入了枯竭期,严重加剧了石油产业的紧张局面。因为对于我国油田来说,大多数油田的开发都需要注水,这也导致了我国东部地区油田的开发正处于高含水期的阶段。为了保证挖潜稳产的措施,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并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现象。本文分析并研究了油田开发后期地质地质提高效率的方式。
关键词: 油田开发后期;地质;效率;讨论
DOI:10.12721/ccn.2021.158067
基金资助:

前言

从当前我国石油产业来看,能勘探的地质是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开采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改善老油田的开采,提高采收率早已成为了我国油田,甚至世界上油田工作者的一大问题。灌水开发油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水量上升,产量减少,一些油井严重浸水甚至停产,然后实施调控方案,挖出加密的井,其中相当多的井水生产后产量较低,未达到预期要求,成为低效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原因是油层内部条件的差异,本文简略了油田开发后期地质研究方法的论述,以提高其生产效率。

1.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储层中

现如今,最为准确的层序地层就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它是近些年新兴起的分析法。主要是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运用到油气储集层进行分析,既可以精确的预测集层,还有其分隔性。一开始,它不仅可以提供出高准确度的年代地层格架,并按照地层的基准面旋回,同时,岩石记录的改变是在可容纳空间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比,简单来说就是地层与界面的比较。分辨率在提高的同时,可将地层预测的准测性得到提高。主要研究方式为,利用岩石中心的高分辨的特征,以及沉积微相互组合,进一步明确地层的短期旋回特征。随后再按照短期的旋回组合,比如说前积、退积和加积的特征,再加上地层边界的侵蚀叠加的特点,建立地层的中期旋回。当处于单井中期旋回的前提下,按照可容纳空间扩大到最大值或减少到最小值,可以获得单向变化的极限位置,并对比井间的短期和中期旋回。由此可以看出,短期旋回大多数为自生旋回,而没有区域横向对比的特点,所以中期旋回经常被作为对比点[1]

2.油田开发后期流动单元的划分研究

对于不同种类的流动单元,由于它渗流能力和储集能力有比较大的差异,进一步导致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种类的动态特征。因此在油田开发后期,动态开发是以流动单元为基础的,分析和潜在研究将更加实用,流动部横竖都是连续的、具有相似透射率、孔极度和分层特征的岩层为岩层划分和图纸形成提供了相对依据。同时,为储存油动态的数值模拟提供了理想的理论依据。根据对流动单元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流动单位的产量、吸水量程度差异较大,流动性能好的流动单位吸收性较好,这也使水淹的速度加快;而流动性较差的流动负荷程度较弱是,这也是油田后期开发的潜在目标。

3.高效调整井能提升采收率

在油田开采的后期,开采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要想提高效率,高效调整井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采收率。不仅可以将剩余石油的开采难度降低,还能保证油田的产量。另外,从完善水驱效果方面来看,高效调整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也说明在打井时要注意其应用效果。同时,要想在调整井的基础上提高石油的采收率,还需要做好钻探前调查等准备。第一点,明确矿区所有剩余油的主要分布方向,在初始测量工作中使用时间最长的的是三维地震,三维地震测量人员可以准确测量。计算地质结构和油层沉积的精密形态相关研究人员也在摸索测量相关参数的方法。三维地震可以帮助测量人员了解油田剩余油的具体分布情况,以便在钻探过程中及时发现调整井底时发现石油气积聚区,可以提高开采率,节约一定的人力物质资源。

4.油田开发地质中地球化学的应用

最近几年,地球化学对于石油的研究重点从勘探逐步转向油田的开采等问题,并开始对油气中的流体组成特点,非均质性,以及开采中石油衍生物的出现,以及石油和围岩矿物的相互作用,包括了石油组成部分随着时间而变化,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对剩余油量挖潜方法的改进有着帮助作用。有研究表明,地球化学也已经被应用到石油开发的实际中,因此在油田开发中,地球化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结束语

由上可知,最早开发地质工作是油层认识的初始阶段,由于地下情况较为复杂,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只有经过多次实践才能完善自己的认识,按照客观规律对油田进行开发。这些都说明了开发的地质应与油田的开发结合起来。在面对油田的含水期情况时,对油井的测试和生产动态互相联系。在油田开发的后期,只有运用有效的地质措施,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油田的产量。所以,要充分认识到油田的开发特点,在此基础上,保证油田产量的提高[2]

参考文献

[1]倪莉淼,武兴,谢晓川,郭远智.胡尖山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挖潜增效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08):186.

[2]郭从新,康立恒,周瑾瑶,王兴,王家麟.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挖潜增效的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1):128-129.

[4]杨皓臣.对于固体矿产找矿技术及未来发展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19):69-70.

[5]谈晓樱,徐汉宾.区域找矿技术在青海地区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66-67.

[6]王思远,李思雨,刘振东,周腾宇.关于对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挖潜增效措施分析与探讨[J].黑龙江煤炭经济,2020(08):112-113.

[7]王家林,刘鹏飞,徐永光,张腾云,李东阳.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挖潜增效的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2):223-22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