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中物理知识在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能力、理解能力方面都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学习理念,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课堂也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将新颖的教学办法融入教学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师生间互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其中项目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它对于开展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观念传统
一些学生在进入到高中后,仍然受初中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由于初中物理只是进行简单的基础学习,停留在浅层次的探究,而高中物理在难度和深度上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这也导致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中物理教学只是重视课本知识的理解,配套习题的练习,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合理的学习方式。在开展高中物理时,学生如果只是用传统的听课和做题方式,不对物理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就会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低下,无法理解掌握物理知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1]。
(二)缺乏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填压式教学,没有真正地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由于物理知识有着较高的难度,学生会对其缺乏学习兴趣。而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又缺乏一定的创新,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高中物理知识学生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构建完善的学习框架,进而导致在学习时缺乏方向和目标。并且教师在课前会为为学生安排相应的教学方案和课程,没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自主学习能力匮乏,在进行深入物理知识深入学习时,缺乏一定的动力[2]。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高中物理教学工作顺利的开展,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和基础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其合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学时更多地鼓励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发言和思考,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例如,学生对竞赛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讲解《加速度的概念》的过程中就可以应用到小车赛跑的视频影片来为学生进行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小车的加速度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对加速度的概念进一步明确[3]。
(二)开展实验模拟教学
由于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于复杂抽象的概念进行理解。所以教师需要调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模拟,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清晰明了的观察到物理知识,在开展项目模拟的过程中,需要将项目式教学法融入其中,设计科学的教学计划并进行实施。将传统的实验与多媒体演示二者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波粒二象性》这一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更加方便直观的让学生理解这一物理现象。既然让学生进行自身操作模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全面的思考问题。
(三)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时可以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思想碰撞,这样可以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动量和冲量》这一过程中,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小组间共同探讨。同时小组之间也要展开相应的评价,互相学习和补充观点,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转变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项目式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当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迎合了素质教育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将学生放在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锋.试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方法[J].今天, 2022(1):0185-0186.
[2] 卢观音.以项目学习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J].今天, 2023(10):0160-0162.
[3] 江德如.项目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16):22-24.
[4] 李春雷.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索——以"热现象"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 2023, 41(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