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加强防雷检测的必要性及防雷措施研究
罗国华 郑丽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国华 郑丽华,. 住宅建筑加强防雷检测的必要性及防雷措施研究[J]. 电气学报,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6.
摘要: 建筑物的防雷保护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关,防雷检测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当今的防雷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防雷检查员的整体素质低下,防雷检测技术的能力有限,缺乏对防雷技术人员的了解和支持。防雷检测范围的人员以及未修理的防雷设备的许多问题。我国雷电防护工作起步较晚,有关雷电保护的国家法律法规尚未完善,有关部门对雷电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本文主要对住宅建筑加强防雷检测的必要性及防雷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 住宅建筑;防雷检测;必要性;防雷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036
基金资助:

雷击建筑物引起的危险条件是毁灭性的,并且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正常生活条件以及居住建筑空间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防雷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技术施工条件,还要保证防雷检测的合理性。为了使工作人员了解防雷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应着手处理建筑物中的雷击危险情况,分析各种雷电对事故的影响条件,以此提高执行检测工作的态度,认真对待防雷检测工作。

1.雷电对建筑的危害条件

雷电对建筑产生的危害问题,主要分为直接、感应、地电位三种类型。

(1)直接雷将直接影响建筑物。击中建筑物后,大量电流将被释放,并与建筑物内的布线一起影响连接的设备。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作用,不仅会影响线路本身,还会影响连接线路的设备,严重时甚至导致爆炸和火灾,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极为严重。

(2)感应雷击的危险状况可分为电磁和静电两种。在雷电的影响下,快速而巨大的撞击会影响环境中的磁场,从而产生强大的磁场空间。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束。由于无法快速释放环境中的强磁能,因此会增加环境中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并影响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空间,从而导致火灾和爆炸。静电感应雷是由以下事实引起的:带电的云层始终靠近地面,并且感应效应发生在架空线或电缆结构中,并因此产生了很高的潜在风险。在这种类型的静电下产生的感应雷声也会损坏线路,危害建筑物和周围空间。

(3)地电位的建筑危害主要是由于接地绝缘电流的击穿导致设备电极的损坏。同时,在接地系统中,由雷电引起的功率条件将急剧增加,这将引起接地部分的设备和线路受到功率损坏的问题。

2.住宅建筑防雷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雷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对电力具有严重的危险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会严重损坏电气系统,甚至更严峻的条件也会影响住宅建筑空间和个人财产的安全,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我国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当前过程中,为了充分节省土地资源的使用,增加建筑工作量是当前建设领域的普遍现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闪电和电击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尤其是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网络设备在社会中的广泛使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雷电和电击的隐患和危险。因此,有必要充分预测和分析雷击带来的风险,并使用新的防雷检测技术对防雷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分析。进而能够充分的保障在使用过程中充分保证其防雷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从我国目前住宅建筑的防雷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住宅建筑的避雷装置长期处于外部自然环境中,并且经过防雷装置已安装并受到充分辐照,始终保持工作状态。但是,由于长时间暴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因素和设备本身老化的腐蚀,从而不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功能和效果。因此,在住宅建筑物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中,应充分验证现行住宅建筑物防雷系统的实际有效性,从而不仅可以最大化住宅建筑物的防雷空间本身,但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优化当前住宅建筑安全水平而创造有利的条件。

另外,在我国目前的住宅建设项目过程中,住宅建筑更加重视防雷技术。因此,在现有防雷测量技术的有效支持下,我国目前住宅建设项目的有效防雷措施技术有四种:包括法拉第笼式避雷法、法兰克福避雷针、放射性避雷法、消雷器避雷法。因此,在全面有效的防雷技术测试过程中,必须注意从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方向发展相应的防雷技术测试,最后才能将其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其防雷技术具体的使用功能。

3.住宅建筑防雷检测的技术内容

3.1接闪器检测系统

如今,我国不同地区住宅建设项目中不同具体建筑的内容和联系也有所不同,因此其中一种防雷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有相应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对接闪器检测技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之前,应根据住宅建筑物的实际内容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对记录的参数进行更全面的记录和统计。同时从根本上确定了接闪器设备的安装位置,同时充分弄清接闪器设备本身的型号和高度,在此基础上开发较为全面的检测技术。全面升级目前的住宅建筑防雷检测技术,可以极大地反映捕获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另外,在实际的居民区安全检查过程中,应根据接闪器设备的统计数据,使检查的具体内容最大化,同时全面针对接闪器设备本身的防腐性能进行验证和分析。在目前的住宅建筑物的物理形式中,有必要充分确认接闪器设备本身的垂直条件以及特定焊接点的损坏。一旦捕获设备出现一些风险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处理,并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存在一些无法弥补的恶性问题,则必须更换设备以充分确保可以有效使用接闪器设备。

3.2接地装置检测

根据实际应用技术条件,住宅建筑物防雷接地检测工作可分为接触式接地检测和人工接地检测。首先,在基础接地管理过程中,必须对基本的主要加固结构进行调整以改善疏散效果。因此,在防雷检测过程中,有必要控制钢筋的规格参数和捆扎条件,以满足规范要求。在检查接地梁的内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整体结构的平衡,并在确定材料规格和工艺合理性的同时,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分析,共用接地系统时其电阻值必须控制在4Ω以内。然后,使用过度电阻测试仪测量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盒所有连接导体的连接及跨接情况,其过度电阻值不应大于0.2Ω,这时可以确定基础接地体的安全状态,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电流逆流的问题,提高了住宅建筑空间的安全性。

4.住宅建筑防雷措施

4.1住宅建筑的外部防雷措施

外部雷电保护主要是为了防止房屋和房屋外的电子设备被直接雷电损坏。通常,采用传统的法拉第笼式避雷法。此方法应基于住宅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等级和结构决定是否需要使用避雷针,避雷网以及避雷带的综合接闪方式。如果需要使用避雷针,建议将避雷针和避雷带结合使用。这种组合不仅美观,成本低,而且防雷效果也很理想。

4.2设计好住宅建筑的引下线

引下线设计是住宅建筑物防雷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节省使用成本并达到安全的防雷效果,引下线设计应使用住宅立柱中的对角主筋作为引下线进行防雷。将主引下线加强筋以住宅基座为接地体,应从上至下焊接,并与上部接闪器设备和下部住宅基座相连,并与住宅内层的板筋、螺旋箍筋等接通,要形成完整的电气路径,在实际的引下线施工中,钢筋的具体位置必须与民用建筑设计相协调并进行标记,以确保每一层钢可以上下连接。在引下线的设计中,应注意接地电阻测试,以确保实际使用中住宅建筑物的防雷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雷电灾害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使得社会越来越关注防雷装置。安装完整的防雷设备和合适的防雷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减少雷电影响。进一步提高防雷检测工作水平,不仅需要提高住宅建筑物的检测密度,还需要合理使用防雷检测技术。对住宅建筑物防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防雷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改善防雷工作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防雷检测的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立宇,富为群,朱红,等.住宅建筑加强防雷检测的必要性及防雷措施[J].文摘版:自然科学,2016,000(003):P.215-215.

[2]康振国,张羲岭,陈泓熙,等.住宅建筑加强防雷检测的必要性分析[J].四川建筑,2019,039(001):36-36,39.

作者简介:罗国华(1982.09),男,侗族,贵州省从江县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防雷检测工作。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