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属临床发病率较高的退行性心血管疾病,致病原因与心脏瓣膜结缔组织纤维化及退行性病变有关,钙盐的沉积导致心脏瓣膜钙化及厚度增加,可引发心脏瓣膜与支架结构产生异常[1]。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初期无典型临床症状,随病情进展,患者可产生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临床表现为心衰、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2]。早期确诊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2年时间内收治共计128例该疾病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19年12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128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气短、心慌等。128例患者中男71例,女57例,年龄范围为62-81岁,年龄均值为(70.28±5.33)岁,101例患者确诊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其中联合瓣膜钙化22例、二尖瓣钙化27例、主动脉瓣钙化52例。
1.2方法
入院后全部128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设备(GE VIVI 9),探头频率设置为2.5MHz。取患者左侧卧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扫查心尖两腔切面、心尖四腔、大动脉短轴、左室长轴切面等位置,获取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图、M型超声图、二维超声图。医师对超声图像观察分析,了解患者心脏瓣膜形态与运动状态、心内结构,检查跨瓣压差及心脏瓣膜区域血流速度,进而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1.3评估标准
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评估联合瓣膜钙化、二尖瓣钙化、主动脉瓣钙化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计数资料为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检验方法为χ2,为确保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准确,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
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4/101)93.1%、特异度(23/27)85.2%、准确性(117/128)91.4%。
表1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n/%)
2.2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
联合瓣膜钙化、二尖瓣钙化、主动脉瓣钙化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1/22)95.5%、(25/27)92.6%、(49/52)94.2%。
3、讨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属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系统退行性病变,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受病情影响,患者瓣膜极其支架结构开放受限,并伴有活动僵硬,初期发病位置在患者瓣叶基底部,随病情进展,可逐步累及二尖瓣环及主动脉瓣。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初期无典型临床症状,疾病进展晚期患者症状加重,为此需在发病早期进行准确准确,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3]。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联合瓣膜钙化、二尖瓣钙化、主动脉瓣钙化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5%、92.6%、94.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3.1%、85.2%、91.4%。心脏相关疾病诊断中应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也被称为心脏彩超,其主要优势为操作简单,无创,图像清晰度较高,可对患者实施反复检查。利用超声探头对患者心脏部位实施探查能够直观清晰的观察患者心脏瓣膜情况,也可通过信号模拟技术准确反映出患者心脏瓣膜血流状态,便于实时监测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是否存在异常,也可反映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血流频谱指标,确诊患者主动脉瓣与二尖瓣钙化情况[4]。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表现为瓣膜活动性降低,瓣叶僵硬,并伴有钙化,舒张期左房血流信号丰富,二尖瓣前叶、室间存在反流,医师可依据上述超声表现进行诊断[5]。
由此可知,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较高,可准确对疾病进行分型,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成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显像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4):5920-5922.
[2]周程,庄颖,宋文涛.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192-193.
[3]罗珠女,温浩茂.超声心动图多项参数综合评价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8):1847-1848.
[4]李孟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评估中超声的临床作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4):151-152.
[5]李俊辉.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