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识别与生态环境分区管制策略
马世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马世佩,. 国家战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识别与生态环境分区管制策略[J]. 环境科学研究,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1.
摘要: 国家战略区域的发展决定国家发展的速度与幅度。因此,不断强化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属性与发展进度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但作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如何能够更好的做好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统筹协调,成为分区管治策略重点研究的方向,更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要求。
关键词: 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管制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01
基金资助:

按照国家总体经济发展与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实际要求,以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战略等国家经济战略区域陆续建设发展,对促进国家经济整体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有重大推动效应。但随之而来也会产生诸多现实问题,人口分布不均引起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过度消耗与浪费、环境污染程度逐步加重等,无法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效适应生态环境统筹发展。

一、目前国家战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的识别

作为国家战略区域发展要求,追求经济发展节奏、人口资源分配、自然资源配给等多方面的要做到有机结合,并由国家给予战略位置的高度关注以及政策扶持。[1]由原先粗放式经济发展逐步向集约型发展进行过渡,并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到发展进程中。但从实际情况,环境发展需要与经济发展理念、政策要求、发展方式方法相协调,而并非是单独所存在的。因此,对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需要以特定化发展对象的统筹协调为前提,对涉及的多种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和分析。

(一)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识别

以环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格局,集中北京、天津、唐山和石家庄为发展体系。但从格局的部署状况来看,唐山与石家庄经济发展效益同比作为直辖市的北京和天津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科技产业发展、交通运输、人才集中与储备等明显低于经济核心区域。因此,对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整体效应有所牵制。人口集中与工业化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有效促进作用,但环境问题也捉襟见肘。人口集中形成城市人口拥趸、工业化加速导致大气环境污染加重、水资源极度短缺。

(二)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的主要环境问题识别

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制造业生产、轻工业发展、国有企业经济产业化,民营经济规模化,是国家战略区域追赶超越目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使得人口无限制聚集、长江水体污染、空气环境污染等社会事实的出现。尤其是作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是长三角紧急发展一体化的主要环境问题。

(三)“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区域主要环境问题识别

以城市为建设的“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区域主体,应当充分考虑本省实际情况、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具有的资源优势、生态环境状况及自身发展目标的实现设定与规划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方法。以“一带”沿途省份城市为例,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促进经济发展要求之下,应更加协调好二者相互关系。对于陕西、青海、宁夏以及甘肃,充分发挥资源助长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更为清楚认知,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2]以“一路”经济发展布局来看,上海、广东、浙江以及福建,是走在经济发展潮头的地区,相对来说发展所产生的生态环境负面效已愈发变小,但依旧有生态环境损坏的影响力而存在。因此,需要对先前所形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刻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不断推动战略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状态下的长久延伸。

(四)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环境问题识别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一直走在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前列。不论是经济环比增长率还是GDP产值、人民生活幸福指数都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从经济发展对于地域特点的影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因地理环境靠近于海洋,经济发展依赖于出口、加工、旅游以及制造业,对于水体污染的影响较大。加之经济发展迅速,出现发展与环境不平衡效应的表现形式居多。作为环境识别问题,应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方面所在,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持续发展战略。

二、国家战略区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制策略

做好国家战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的识别,是为了能够更好就“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与实践。因此,针对国家战略区域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区管制策略的提出。

(一)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下的生态环境分区管制策略

控制大气污染的扩散、做好人口密度化统筹管理,首先应当强的就是“降低中心化城市效应、做好卫星附属城市发展”。强化城市之间沟通交流,形成均衡发展城市群建设,规范利用工业产业园建设,形成规模化建设,从而降低排污影响,实现经济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下的可持续运行。

(二)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下的分区管制策略

不断拓展与加宽长三角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大气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促进城市之间对于工业产业的合理布局,降低对核心化大城市“依赖感”;此外,要加强对于长江水体污染的治理力度,疏通黄金水道、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降低工业产业对长江江体污水的排放。[3]

(三)“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区域分区管制策略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新发展思路与内容。作为陆上文明与海上文明的经济发展路线,应当强调的是对原有生态环境所形成有力保护以及不断修复,以“看长远、想长远”为出发点,结合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不但要做好中国自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结合,更应当将这样的理念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弘扬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全球战略一体化发展思路。

(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区域分区管制策略

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特点,统筹陆地与海洋保护的共进性,既要保护陆地生态环境,更要注重海洋水体污染的防治,形成统筹化安排,并做好执法、监督、检测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结语

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事关国家整体发展的进度与效益,但更决定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发展成败。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单方面强调战略区域发展的重要性。针对战略区域发展特点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而治之地提出生态环境分区管制策略,为做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形成强有效益的助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许开鹏,王晶晶,迟妍妍,等.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环境红线管控体系初探[J].环境保护,2015,43,(23):31-34

[2]鲍超,梁广林,张萧.我国城市群环境分区管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2015,43(23):35-38

[3]王晓,张璇,胡秋宏,等.“多规合一”的空间管治分区的体系建构[J].中国环境管理,2016,8(3):21-24,64-6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