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系统概述
1.1电力系统构成
概括来说,我国现行的电力系统主要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环节的功能,为确保各个环节正常运行,需要应用到发电机、变压器、各种开关和输电线路等,统称为一次设备。在电力系统运作阶段,为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确保运行效率处于理想的状态,相关人员必须要定期检测、定期监控、定期维护,并落实调动和控制工作等,对应来说,应用于一次设备的检测、监控、维护、保护、计算机设备和通信系统等,统称为二次设备。基于互联网的电力系统所涉及的信息化设备类似于其他互联网设备,主要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详细来说,硬件功能由监控系统来实现,分为遥测、遥控、遥信和遥调功能,软件主要包括能量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监视控制系统等,以软件为支撑,电力系统的发电控制和计划、数据采集和显示功能皆可精确化呈现。
1.2 智能电网
毋庸置疑,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网络系统若想呈现出更加优越的价值,务必要重视互联网基础网络,努力构建更加集成化、高速化和双向通信化的基础网络体系。另外,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主要以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为支撑,若加之以先进电力设备的辅助,电力能源的传输也将会更加的安全可靠。在电力能源的传输阶段,也要重视基于互联网的电力系统缺陷,并针对性克服,以达成高质量电力传输目标。自 1990 年间到现今,电力领域电力系统深刻发展,在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化、软件应用、电力工作站和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助力下,电力系统呈现出智能化和信息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电力系统所衍生的产品朝着开放化、智能化和分布化的方向创新。
2互联网技术和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
目前,在电力系统各个运行环节,皆引进了大量的数字化产品,无论是在继电保护、调度监控层面,还是电力的稳定控制,仪器仪表的运维方面,皆与互联网技术联系密切,电力系统已经基本上实现互联网信息化结构,无论是配电网、电网调度和变电自动化系统,还是电力管理信息化系统,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石,围绕信息处理,将互联网技术深度荣誉电力系统的控制工作,管理工作和运行工作中。但不容忽视的是,立足于信息处理角度,我国电力系统互联网技术水平仍呈现落后性,众多控制策略和管理策略皆难以契合实际,只是将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化,未体现出互联网技术的优势[2]。因此,互联网技术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必须以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的实时性为支撑。概括来说,信息采集的实时性要求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传感器设备,加之以互联网技术,采集系统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达成信息分析和处理目标,而信息处理的实时性则要求电力领域要基于互联网,构建快速响应机制,以更新处理模式和手段,及时达成信息融合目标。
3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用于用电管理
电力公司基于互联网的业务范围是很广泛的,从电能质量控制到自动完成能量核算;在线负荷曲线图到远程抄表系统及在线账单支付;远方请求假日切除电力服务等特殊业务项目。电力公司可通过特殊处理进行非临界情况下的故障请求和实现停电管理,也可向一些工程维修人员在提交申请后发出在线工作许可证等。
3.2用于运行和工程管理
随着电力公司内外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通过互联网存取变电站数据文件,配电自动化系统可搜集有关各个现场设备状态的信息,现场实时运行、数据管理、维修工作和事故分析等都能从互联网通过浏览器直接得到信息。远方诊断亦是运行和工程人员正在利用互联网进行研究的又一个领域。现场的数据采集装置能将设备运行的信息远程传输到生产厂家,以便工程人员远方作出分析和诊断故障形成的原因,及时作出处理事故和排除故障的相关指令。若沿输电线安装现场智能电子装置(IED),则通过互联网络,软件能存取IED的信息,并经顺序计算,即能确定故障发生的地点,进行故障定位。
3.3实现SCADA(监控和数据采集、文件共享
电力公司的能量管理系统(EMS)可采用在Web浏览器方式下,将监控和数据采集的负荷数据准实时地显示在管理层面前,包括以图形及表格方式显示设备状态特征及报警等动态数据。这样应用的最大好处是在各电力公司的管理机构都能得到有关发电及输电活动的准实时状态信息。通过网络就能完成电力规划、历史数据存取及进行EMS状态观察。当然,在这种运行状态下,防火墙及安全存取数据的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3.4用于远程培训
随着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要求提高及运行人员的减少,对现场运行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故障排除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可利用互联网来完成远程培训教育,以提高现场人员的业务水平。
3.5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用户移动缴费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服务理念的逐步深化,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已经成为电力行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作为电力服务的主要环节和窗口,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电费收取服务逐渐成为评价电力行业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将电力缴费服务移动化,可以使电力客户通过移动互联网方便快捷地完成电费缴纳。当客户需要缴纳电费时,电力系统缴费服务平台收到营销系统生成的缴费清单后,通过移动互联网自动向客户发送缴费通知,客户收到缴费通知之后,可以通过手机、PAD 等移动终端安装的专用缴费应用登录账户完成缴费,服务平台收到费用后将缴纳的费用转入电力部门,完成缴费工作。
4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
上世纪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电力领域电力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进步空间,近年来,我国电力领域也从未停止发展步伐,主动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研发新型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电力系统各项设备的更新换代。相信在未来,电力系统的设备、软硬件会向简化方面发展,但其性能则会越来越强大,无形中也会加深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程度,同时,我国电力领域可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化调度体系,综合应用先进的技术,实现电力网络的精细化控制目标。
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对电力领域影响颇深,其与电力系统有机融合,不仅是对电力领域发展目标的贯彻,也是对智能电网发展的支持,同时,还可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目标,对我国电力事业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 李洋 , 王栋 , 李刚 , 等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可靠性分析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8,45(06):63-71.
[2] 田甜 . 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新通信 ,2019,021(022):134.
[3] 王晗 . 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中应用探讨 [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8,000(021):662.
[4] 邱敏 , 吕春兰 ." 互联网 +" 技术在智能配网运维系统中的运用 [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000(017):342.
[5] 李炜霞 , 杨俊 .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力系统广域保护通信系统研究 [J]. 电力系统装备 ,2018(4):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