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焊缝金属裂纹扩展速率的试验研究
薛雄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薛雄博,. 低碳钢焊缝金属裂纹扩展速率的试验研究[J]. 装备技术研究,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357.
摘要: 根据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GB 9447-1988),采用紧凑拉伸(Compact Tensile, CT)试样,通过在Instron 8872疲劳试验机上开展室温下不同应力比条件下的裂纹扩展试验,获得了Q235A钢焊缝金属区域疲劳裂纹扩展的裂纹长度-寿命(a-N)曲线和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K关系曲线,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焊缝裂纹扩展Paris公式材料参数,为相关产品的焊缝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计算提供材料数据支持。
关键词: Q235A焊缝金属;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DOI:10.12721/ccn.2024.157357
基金资助:

1引言

在焊接结构件使用过程中,疲劳断裂是造成焊接金属结构失效的主要形式,评估某一构件疲劳寿命的重要特征参量是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现对使用最广泛的低碳钢Q235A材质的焊缝金属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拟合得到该焊缝金属的裂纹扩展Paris公式的相关参数,从而对该类焊缝金属在产品中的应用的疲劳寿命的计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材料及试样

以Q235A钢为母材和ER50-6为焊材,通过80%Ar+20%CO2气保护焊焊接成的焊接试样。该试样分别选用GB 9447-1988《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所规定的紧凑拉伸试样进行制备。

3试验方法

试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采用频率为10 Hz的正弦波加载,应力比R=0.1。试验过程中的裂纹长度通过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方法测得。为了测得Paris区域的裂纹扩展速率及材料参数,采取增K法进行试验,疲劳裂纹扩展a-N曲线如图1所示。

捕获.PNG

4实验数据处理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由试验所测裂纹长度和相对应的循环周次数决定。GB/T 9447-1988中推荐两种裂纹扩展速率处理方法,分别是递增多项式法和割线法。而针对本次试验所采取的增K试验方案,通常采用递增多项式方法来确定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即单位循环次数下裂纹扩展的长度。对任一试验数据点i前后n点(n取2、3、4,一般取3),共(2n+1)个连续数据点,采用如下二次多项式进行拟合求导

捕获.PNG

系数b0、b1、b2是在式(1-5)区间按最小二乘法(即裂纹长度观测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偏差平方和最小)确定的回归参数。拟合值是对应于循环数Ni上的拟合裂纹长度。参数C1和C2是用于变换输入数据,以避免在确定回归参数时的数值计算困难。在Ni处的裂纹扩展速率由式(1-1)求导而得:捕获.PNG

利用对应于Ni的拟合裂纹长度ai计算与da/dN值相对应的值,得到da/dN-曲线。再通过Paris公式,对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对Paris公式进行变换,两边取对数则有捕获.PNG

式(1-8)表明,裂纹扩展速率与应力强度因子在双对数坐标下呈斜率为m、截距为lgC的线性方程(如图2所示),裂纹扩展数据计算值列于表1。

捕获.PNG

捕获.PNG

根据裂纹扩展速率和应力强度因子关系曲线,拟合得到了Paris公式中的材料参数为:捕获.PNG

5结论

(1)为研究Q235钢焊接构件焊缝裂纹扩展行为,设计了疲劳裂纹扩展CT试样,开展了室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试验研究,获得了焊缝材料的裂纹扩展a-N曲线;

(2)利用试验所测数据通过递增多项式法得到了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K关系曲线,并拟合得到了Paris公式中的材料参数C=1.18×10-13,m=6.

参考文献:

[1] GB 9447-1988《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2]GB/T 4161-2007《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IC试验方法》

[3]褚武扬等 . 断裂韧性测试 [M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197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