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些年,随着我国在城市废水处理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废水环境监测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加强城市废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实施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建立并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控工作力度等方面工作,从而提升废水环境监测的整体管理与质量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并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废水环境监测的处理措施,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1 废水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即是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的过程分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节。
废水环境监测,即有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排放的水质状况。废水监测项目,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水质污染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类是有毒物质,如酚、氰、铅、铬、镉、汞、镍等。
废水环境监测,属于城市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地方政府以及环保部门要针对性建立废水监测项目,开展现场细节的勘察工作,记录分析当前的环境特征、污染源的具体范围等,从而实施有效的废水环境监测计划。其中,布置好监测废水的取样点,结合编制完成现场监测措施。完成布点作业之后,有序开展采样管理工作,及时将样品带回实验室分析和研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重视数据记录的形式,完成监测任务以后,对其进行分类与保存,为今后的环境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总体来说,城市废水的环境监测工作,其目的是为城市废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编制,而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使得制定的措施更具针对性,更具有效性,真正实现环境文明的高效发展。
2 废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2.1 废水环境监测机构工作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我国城市废水环境监测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整体工作开展的质量还是有待提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另一方面与我国开展废水环境监测的时间比较短有关系。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城市废水环境监测才真正开始,距今发展时间才只有三四十年,无论在监督机制还是监测技术上都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由于废水环境监测工作涉及的内容多,监测难度大,因此健全废水环境监测监督机制还需要长期努力。只有在日常工作之中不断提升和总结,才能有效完善环境监测监督体系。
由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新闻媒体产生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新闻媒体能够有效监督废水环境监测工作进行,对于废水环境监测质量改善将会起到巨大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说,许多媒体行业从业人员对废水环境监测工作并不了解,所谓是隔行如隔山,有时甚至是一窍不通,因此,实际上并没有发挥持续有效的监督作用。当然,我们发现这方面工作在不断改善中。另外,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有效的监督群体,由于城市废水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且有许多学校和其他机构参与,实际上不利于人大代表监督权的充分发挥。
2.2 废水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体系与工业制造实际发展存在差异性
目前,国家制定了统一的废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这个与我国工业制造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性。举例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工业发展比较为集中的地区,每日产生的工业废水较多;京津沪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比较大,产生的生活污水量比较多。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对以上地区的管理力度,才能控制废水排放质量。如果按照统一质量标准进行监测管理,并不能真正改善地区的环境质量。
3 针对问题的处理措施及对策
3.1 构建全员参与的思想意识
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涉及到检测机构的每个工作岗位,需要构建全员参与的思想理念。从合同评审到采样分析,从监测分析到综合评价,监测工作并不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个人的工作,需要每一位员工的积极参与。无论是管理人员、实验人员,还是采样人员、质管人员等,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环境监测工作当中。由于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实验人员和质管人员都会有非常强烈的质量意识,而其他岗位人员则会在思想方面有些薄弱。因此,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责任,将工作流程优化,使每位员工都能够在监测工作当中积极参与,都能明确知道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质量要求,并且能够很好的胜任。
3.2 构建全过程的质量保障
针对废水环境实时的监测,需要把控好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监测质量的保证,要以技术文件的形式,对各个监测环节、各个工作部门,对实验的环境和条件,对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管理者的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废水环境治理措施,以便对最终结果的有效性以及精准性给予保障。
3.2.1 监控点质量优化。监测点位的设置,需要先对建设现场做好调查和研究,应根据监测对象、污染物性质和具体条件,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部门颁布的技术规范和规定进行,其点位要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保证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3.2.2 保障采样过程质量。在采样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保证监测信息真实准确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况。完成采样工作后妥善存放,将其完整运送至实验室。
3.2.3 保障分析质量。在测试样品时,应当保证实验室环境符合国家实验室标准要求,以免由于外界因素产生的干扰对最终的数据结果造成影响。实验室内部管理控制可采用盲样、实样、加标回收、空白样、平行样、人员比对等方式。
3.2.4 数据处理质量保证。针对数据的处理,剔除存在的异常,要做好反复验算工作。结合分析质量保障手册提出的各项要求严格开展检查。
3.3 完善监督机制
要定期开展对环境监测机构的考核,及时清退不合格的监测机构,严加管理考核通过的机构,将会从本质上提升废水环境监测的质量。同时,加大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力度,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办法。
3.4 培养专业性人才
国家要加强对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开设此类专业,加大师资、资金和科研投入,积极为国家与社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同时,用人单位应当重视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外出学习、观摩与交流的机会,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监测方法与技术。
4 结语
城市废水环境监测,对于城市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和监测机构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监测质量,才能真正保证废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存在意义。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和吩咐,改善环境监测的质量,从而提升城市的环境与美观。
参考资料
[1] 张楠,赵文鹏,刘文茹,马莉.城市废水环境监测处理措施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20(08):241-242.
[2] 彭刚华 .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J]. 中国环境监测,2006(2)
[3] 欧嘉辉.试论环境监测站废水监测质量控制[J].科學与信息化,2018(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