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研究
黄钟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钟萍,. 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1.
摘要: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工业和农业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综合国力得到提升,国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失衡方面。因此,为了确保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手抓。本文就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展开了相关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提供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 环境监测;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
DOI:10.12721/ccn.2021.157011
基金资助:

引言:环境监测是控制、保护和治理环境问题的基础条件,根据环境监测的结果,制定出与之相应的治理和保护措施,以此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率。但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作业中,影响监测结果正确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应该根据监测的目的和要求,对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位进行合理科学的布设,以提高监测结果的精准性,进而为环境治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环境监测点布设的基本原则

(一)监测目的

监测目的不同,会影响到监测方法和结构,进而影响到后期的防治策略,所以空气污染监测需要明确监测目的。现阶段空气污染监测内容主要为两个部分:一是城市环境空气监测;二是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因此,针对两种不同的监测内容,必须设计不同的监测目的,才能对生态环境做出全面且系统地分析和整治方案[1]。例如,对城市环境空气监测,应将监测目的设置为:分析和掌握城市环境中空气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和特征。而针对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应将监测目的设定为:通过监测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分析污染物增长和消失的规律,从而制定出长期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案。在实施空气污染监测项目时,针对监测目的,制定出相应的监测计划,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确保治理方案的有效性。

(二)污染源

污染源是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罪魁祸首,同时也是影响监测点布设的重要因素。另外,污染源的分布状况和排放量,也会对空气污染监测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基于此,在实施空气污染监测项目时,必须以被监测的污染源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布设监测点。例如,当被监测的污染源处于集中分布情况时,就需要采用扇形布点方式,也可以采用同心圆布点方式。如此一来,所获得的监测结果会更加全面和系统,也就更有助于了解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从而有助于制定出科学的防治措施。如果污染源处于零星分散状态时,针对此种情况就可以采用规格网格布点方式,以此有效地扩大监测范围,进而更加详细地了解污染源的消长规律。

(三)所处环境

监测点布设方面,还应该充分地考虑到监测地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地理条件不同,会影响到监测点的布设[2]。例如,空气污染监测点在山地布设时,就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山区会有规律性的山谷风,而在风力的作用下,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必然会出现偏差和局限性,所以在布设监测点时,要考虑到风向主轴。第二,气候条件不同,会影响到监测点的布设。当气候较为多样时,为了全面地掌握空气污染的状况,应该尽量采用规格网格布点方式,以此将气候对监测作业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的相关问题

(一)监测目的

众所周知,城市的空气质量明显要劣于乡村的空气质量,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中的工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废气,以及汽车尾气排放较为严重等因素造成的。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空气污染监测项目时,会将城市监测作为重点,从而严重的忽视了乡村环境监测,此种监测方式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此外,在此种空气污染监测方式下,监测点的布设工作就会出现严重的不合理情况,进而导致环境监测无法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基于此,在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时,必须将城市和乡村结合在一起,并且根据监测目的,采用科学的监测点布设法。例如,针对城市空气污染监测的目的,可以采用网格法或者采用功能区域划分法,而在工厂分布密集的区域,可以适当增设监测点,以此提高对污染物的监测成效。

(二)监测点的布设

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应该设置在一个非常了解的区域内,一来可以提高监测的质量和效率,二来能够对监测点进行有效地管理和调控。此外,在布设监测点时,还应该结合统计法、模拟法和经验法,以此提升监测点布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现阶段,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方式,主要包括了网格状布设、功能区布设和扇形布设等。其中,功能区布设方式主要是指,对被监控的区域进行划分,然后根据监控的现有条件,对不同区域实施相应的监测点布设。网格状分布监测点布设,则需要对被监测的地区,做好网格状布局,并且将监测点布设在两条直线的相交处,以此达到提高监测效果的目的。同时,在采用网格状布设监测点的方式时,还要结合被监测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通常情况下应该在监测地区的上风向位置,设置较少的监测点。反之,应该在下风向位置,适当的增添监测点的数量,以此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综上所述,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会对监测结果造成直接地影响,自然也就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防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布设监测点时,需要结合监测的目的,以及结合被监测地区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做出合理和科学地调整,继而确保监测点的合理性,从而提高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静林.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9):47+49.

[2]董文成.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8):138-14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