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究
林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林欢,. 高中历史课堂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究[J]. 历史研究进展,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96.
摘要: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瑰宝,它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无尽的智慧。无论是对于个体的成长,还是对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改革,传统文化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将高中历史课堂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成为了当前历史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课堂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高中历史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DOI:10.12721/ccn.2024.157096
基金资助:

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记忆库,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而传统文化则是这些记忆中最为璀璨夺目的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中历史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

一、高中历史课堂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意义

一般来说,历史课堂都是以传递历史知识为目标,历史教材是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很少会适当向外延伸,导致历史课堂资源好似限制在教材这一框架之中,不利于学生历史视野的打开。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教师能够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内容,寻找传统文化内容,并将其当作基础,适当向外拓展,给学生呈现出丰富、有趣的文化内容,这是传统历史课堂做不到的。这样一来,历史课堂资源将变得很丰富,学生会迫不及待想要参与其中。

二、高中历史课堂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策略

(一)立足主题开展教学

以主题为线,通过主题设置进行历史教学,并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清晰的历史脉络,而且能够让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既能够传承优秀文化,又能够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能够起到一箭双雕的学习效果。

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便可以“历史器物”为主题让学生思考与探索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载体。通过教材学习同学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已有丰富的科学技术、生产工具、文化遗产,殷商甲骨卜辞、战国铁制农具、西周编钟、汉代素纱禅衣、罗盘针等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凝结,从这些历史器物入手窥探其中所折射的背后故事、文学艺术、文化造诣,甲骨卜辞落印的甲骨文,铁制农具的农耕文化,编钟敲响下的悠远音乐艺术,素纱禅衣所蕴藏的纺织巅峰,罗盘针下的方向辨别,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生透过这些历史器物感受到历史的变革,透过这些历史器物也让我们窥探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既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又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心灵,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灿亮夺目,让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认知。

(二)灵活联系生活实践

实际上,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也是一种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灵活联系生活实践,使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来领悟传统文化。那么,教师需抓住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构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基于该生活情景,传统文化能够转变成学生熟悉的事物。这不仅能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展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端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以“三国至隋唐文化”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与三国至隋唐文化相关的元素。例如,学生可能会提到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电影、游戏等,这些作品中往往融入了丰富的三国或隋唐文化元素。通过分享和讨论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三国至隋唐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例如,可以提到一些现代社会的礼仪、习俗、节日等,它们往往源于古代的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现代社会的风貌。通过将这些实例与传统文化相联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与生活实践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传统文化。例如,可以组织一次模拟古代市场的活动,让学生扮演商人、顾客等角色,体验古代市场的繁荣和文化氛围。或者可以组织一次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些具有三国或隋唐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泥塑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三)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从目前来看,虽然历史课堂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依旧需要相应的文化互动作为支撑,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及时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即以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接触、传承传统文化。在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学习传统文化。这既能丰富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又能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传统文化的美。

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和文化”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表演活动。在筹备阶段,教师需要广泛收集与明至清中叶时期相关的文化资料,并筛选出适合学生表演的节目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表演能力,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表演项目。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排练计划和活动流程。在选择节目内容时,教师可以考虑京剧、昆曲、传统舞蹈、民间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节目内容不仅能够展现明至清中叶时期的文化特色,还能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服饰道具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表演京剧选段,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古代戏曲艺术的魅力。在表演阶段,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排练成果展现给全班同学和家长观众。通过精彩的表演和生动的演绎,学生可以向大家展示明至清中叶时期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成就。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意舞台表现力、情感表达和服饰道具的搭配等细节问题,确保表演的整体效果。表演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和反思。通过回顾整个活动的筹备和表演过程,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在传统文化学习和表演方面的不足和进步。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领悟传统文化的美,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历史教学的深化不仅要求传授历史知识,更关键的是要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领略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之辉煌,从而在学生的心中培育起坚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元化的文化传承历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朱旭明.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2):115-117.

[2]方红霞.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智力,2023,(21):85-88.

[3]沙颖.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6):109-1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