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家国情怀的重要环节,也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将重点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促进知识内化
信息技术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内化和理解。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文本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来深入理解文本意义。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发现新的知识点和问题,并通过在线讨论和合作学习来解决疑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养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网络搜索资料、筛选信息、整合知识和表达思想等技能,这些技能不仅对于历史学习有帮助,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学生可以锻炼自信息素养,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数据分析,准备历史微课视频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为了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并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可以采取线上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和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借助专业的数据化软件,如Excel数据库、access数据库等,系统地整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多维度数据,从而获取真实、全面的学情信息。以“青铜器与甲骨文”为例,结合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操作:首先,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并据此制作具有层次性和趣味性的微课视频、课件和作业,为学生在信息技术构建的初中历史智慧课堂中的预习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明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将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他们通过视频了解甲骨文和青铜器,并认识到甲骨文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展示文献资料和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甲骨文和青铜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史料实证能力;利用微课视频中的线上评论功能,鼓励学生相对客观地理解知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锻炼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最后,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甲骨文和青铜器背后所蕴含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线上调查小程序收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信息,对学生的综合学习基础进行深入的数据化探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学生搭建A、B、C三个等级的线上微课预习视频。A等级的微课预习视频应包含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图片、纪录片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B等级的微课预习视频则应注重讲解青铜器的高超技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等基础知识;而C等级的微课预习视频则可以进一步拓展基础知识,如介绍后母戊鼎、三星堆青铜面具等相关内容,并配以相关试题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借助多媒体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的信息技术资源,为学生打造全新的历史学习体验。当前,智能笔、教学辅助系统、智能屏互动平台、画图软件等信息技术工具层出不穷,它们在历史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情境,还能彻底改变传统历史教学的枯燥模式。以“秦统一中国”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秦始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借助智能笔教学辅助系统或多媒体教学的展示功能,向学生展示长城、兵马俑等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所属的历史时期及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除了展示图片和创设问题情境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李白的《古风》中“秦王扫六合”的诗句音频,营造出一种宏伟的历史学习氛围。同时,结合微课视频中关于秦始皇生平经历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价值,并引导他们学会客观看待这一历史人物及其行为。信息技术与历史情境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单一的书本教学向“行知课堂范式”的转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史证素养和家国情怀。
(三)利用数据化错题,搭建线上错题库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日常作业进行数据化分析,将错题进行集中归类,并在学生的线上作业中嵌入多次错题检测系统,督促学生定期对历史知识进行复盘。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包括了解“张骞通西域”的背景和影响,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交通价值,以及分析西汉对西域的管理措施。针对部分学生对“张骞通西域”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掌握不牢固的情况,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题目进行检测,如“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什么?”以及“‘无有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这句诗中描写的现象开始出现在哪个时期?”。通过线上智慧教育平台或智能辅助系统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准确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群发送错题集,督促学生进行知识复盘,提醒学生及时反思自己在知识学习上的不足。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通过结合数据分析准备微课视频、借助多媒体视频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利用数据化错题搭建线上错题库等策略,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成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家国情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相信信息技术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东风.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6).
[2]杨顺波.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上).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