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械设计领域,基于智能自动化技术的机械设计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设计理念将计算机、控制、传感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中,使机械设备具备自主学习、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等功能。
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得机械设计从传统的单一功能、固定程序操作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多功能、灵活性方向发展。机械设备可以实现自我诊断、自我优化和自我适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智能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网络化和协同作业,形成智能制造系统,进一步推动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一、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机械设计效率
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机械设计进行多目标优化,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实现成本、重量、寿命等多方面的优化。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设计初期就进行模拟测试,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改进,避免了传统设计方法中因物理样机制造和测试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浪费。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支持多人在线协同设计,实现设计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提高设计效率。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实时监控项目进度、资源分配和风险预警,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二)增强产品的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够结合工作环境、技术条件、技术性能、元器件质量要求等方面来考量,选择最优的、最标准的零部件和元器件,这不仅确保了硬件的质量,也为设备可靠性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智能CAD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的精确性和效率,减少设计错误,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智能设计优化技术则能够基于多种因素(如成本、性能、可靠性等)进行多目标优化,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也具备较高的可靠性。智能制造技术能够实现设计数据的无缝传递和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产品质量。智能维护技术则能够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1]。
(三)改善机械产品性能
智能自动化技术允许设计师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机械产品进行多目标优化,确保设计方案在性能、成本、重量等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设计初期就进行模拟测试,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避免在物理样机制造和测试阶段出现性能问题。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反馈,确保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一旦发现设备性能异常,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立即发出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性能下降或损坏。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设计、制造、维护等各个环节之间的智能协同,确保产品性能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最优状态。通过对产品性能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2]。
二、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一)集成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集成化技术是指将机械设计所需的多个环节、系统或功能集成在一起,通过统一的控制和管理,实现高效、精确和协同的工作。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小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可修护性能和操作便捷性,同时也有助于精简工艺流程,提高整体系统运作的能力和时效性。在传动系统设计中,集成化技术能够将传动系统设计与其他环节有机结合,实现参数化设计和优化设计。通过集成化设计,传动系统的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也能得到大幅提高。机器人是现代机械结构设计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在机器人设计中,集成化技术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快速设计和优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例如,通过集成化设计,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运动系统和感知系统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协作,提高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在煤矿开采中,集成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通过矿井集约化开拓布置技术、短壁开采技术、薄煤层开采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可以大量减少各种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负担。同时,这些技术还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3]。
(二)柔性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FMS)由加工、物流、信息流三个子系统组成,能够实现物料储运、加工制造和部分生产管理的功能,从而综合提高生产效益。FMS的工艺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可以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和质量检验等。采用FMS的主要技术经济效果包括:减少库存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直接劳动力等。柔性生产线在机械制造业中已获得广泛应用,能够根据不同生产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柔性生产线的设计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高端机械设计中,柔性机构的应用可以实现高精度运动、避免污染、提高寿命等目标。柔性化机构无需装配,减少了构件数目和成本;无摩擦、磨损及传动间隙,提高了运动精度和稳定性。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具有较高的柔性化程度,能够方便地进行加工对象的变换和调整。数控机床从单主轴发展到具有两根主轴,并增设了附加控制轴C轴控制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加工的灵活性和效率[4]。
(三)虚拟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虚拟化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允许设计师在无需实际制造物理原型的情况下,对设计进行验证和修改。通过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VR(虚拟现实)等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多角度观察模型,并进行细节修改和完善。在虚拟环境中,设计师可以对设计进行各种仿真分析,如力学分析、运动仿真、热分析等。这些分析有助于预测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从而在设计阶段就避免潜在的问题。虚拟化技术使得产品的制造过程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制造商可以优化工艺流程,预测生产成本,减少制造中的浪费。同时,虚拟制造还可以帮助制造商进行生产计划安排和资源配置。在虚拟环境中对机械产品进行各种测试,如耐久性测试、强度测试、可靠性测试等。这种测试方式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避免在实际制造和测试阶段出现昂贵的错误[5]。
三、总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自动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机械设计的各个领域,为传统设计带来了革新与突破。智能自动化技术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使机械设计更加高效、精准和智能化。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够自动进行数据分析、模拟测试和优化设计,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同时,该技术还能实现设计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基于智能自动化技术的机械设计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智能自动化技术将在机械设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机械设计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朱孟冬.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3):4.
[2] 李雪凝.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应用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 2023, 38(11):91-92.
[3] 蔡佳丽,蔡丽娟.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J].时代汽车, 2022(11):145-146.
[4] 郑永杰,刘旭东,周桐,等.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在工艺智能化升级中的优化策略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 2023, 45(10):216-220.
[5] 曹亦雅.简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思想[J].工程与管理科学, 2022, 4(4):37-39.
作者简介:白玉良 1988.12.21 男 河南嵩县 汉 硕士研究生 助教 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机械设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互换性与公差、城轨车辆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