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两会重点强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问题,并将该项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基于这一背景,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具有可应用面广、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能有效满足大众用车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是炙手可热的新兴朝阳产业。因此,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对“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究十分必要,能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
一、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芯片供应短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在车身控制和底盘等关键部件的芯片研发上原创性较低,多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仅为3%,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基于世界经济下行,全球经济状况不佳,汽车产业发展遭受阻碍,物理基础单元短缺,芯片研发和制造陷入困境,全球汽车芯片短缺问题严重,随之导致代工厂不断加价,芯片市场秩序混乱。其次,芯片制造原材料成本较高,硅、树脂等材料价格上涨,特殊元件涨幅明显提升,全球芯片价格疯涨,最终引发了芯片断供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遭受重创,研发和制造成本明显上升,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也随之上涨。
(二)市场环境竞争激烈
随着大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国均在降低碳排放问题上做出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在这一背景下,全球汽车企业纷纷涌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队伍中,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有关数据显示,在2021年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明显上涨,总销量达到650万辆,较上一年涨幅明显提升。对比发现,国际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具有较大优势,全球占有率高居榜首。由此可见,在新发展趋势下,全球汽车公司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发展行列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与国际龙头企业抢占市场,以防被国际龙头企业所吞噬,从而方可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整体发展较不成熟,新能源结构产业体系尚不完善。近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环境良好,大量资本涌入国内市场,进一步推动汽车的发展。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秩序相对混乱,相应的政策尚未颁布,导致行业发展缺乏规范性、专业性。由于缺乏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始终缺乏核心的内驱力,业内恶意竞争、垄断等问题十分突出,规模化生产成本控制相对缺乏,多数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对核心要件的研发,整体原创性不足。与传统产业相比,新能源汽车产业投入较大,产业链风险较高,由于缺乏政策引导,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陷入僵局。
二、“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
(一)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升
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提升,推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有关统计显示,在2021年1月至7月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良好,售出高达147.8万辆车,较2020年相比明显提升。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关键期。在这一背景下,各大汽车产业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比亚迪·秦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销量良好;吉利控股集团也积极加入汽车碳减排工作中。由此可见,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推动碳减排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随之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助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为新能源汽车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推动着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助推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
(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国家层面看,“双碳”政策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随之助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2010年,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然性。此后,政府相继出台各类政策,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并设立专项资金,进一步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通过出台购置补贴及购置税减免、新能源充电桩扶持性电价、充电桩建设、鼓励各级政府及各公共机构采购等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助力了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2014年,上海市政府出台政策,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优惠,消费者可免费领取牌照,并获得相应资金补贴。另外,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优惠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通过“新能源汽车下乡”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新能源专用停车位建设等举措,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有效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相应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车型逐步增多,大众购买意愿逐步增强。基于这一背景,在新能源汽车数量增多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续航难题也逐步凸显。因此,为让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获得良好体验,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国内充电桩网络建设,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使用者的充电需求,为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国内充电桩以两种类型为主,一是公共专用充电桩,二是私人专用充电桩。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充电桩数量已达520万台,较2021年相比,增长了200多台,增长速度较快。同时,我国汽车动力电池设备制造行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短问题正逐步解决。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正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双碳”政策的提出,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机遇,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基于“双碳”政策的提出,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各类优惠政策,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了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汽车销量的增长,新能源汽车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芯片供应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缺乏政策引导等问题阻碍着声源汽车的发展。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着力解决各类问题,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从而有效落实“双碳”政策要求,实现“双碳”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露,张建成.新能源汽车协同实现"双碳"目标路径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2,22(12):109-113.
[2] 戴碧娜."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商论,2022(21):153-155.
[3] 胡廷勇,董付波.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
[4] [J].汽车测试报告,2022(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