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一直在发展,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思政课程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程之中,应当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始终。于是在其它课程中合理融入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课程为例,对该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一系列研究以及探讨。
1. “全员育人”理念以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介绍
1.1“全员育人”理念
“全员育人“理念是指,学校内的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在课堂之中,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在本篇文章中,“全员育人”指的思政教育不应当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堂之中,专业课教师或者选修课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思政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综合全面地发展,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同时,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做好表率运用,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严于律己。《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财经法规以及会计知识时,应当穿插思政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做好思政普及。
1.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以及构成,会计核算,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法律责任,税收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等内容。这门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会计准则以及法规,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
1.3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政教育融入各个课程之中,其他选修课以及专业必修课与思政课程相配合,共同来培育学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之中,使得思政教育贯穿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专业课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时,不仅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课知识,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疑难问题,教师也应当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内涵,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知识,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运用思政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当前思政教学存在的不足
2.1思政教学局限于思政课堂之中
一些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时,未能将思政知识与其他课程串联起来,没能实现其他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协同,没能将思政要素融入到专业课之中。有些高校对于思政教学重视度不够,又或者是认识不足,没能真正掌握课程思政的内涵。这就导致这些学校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就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仅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为学生们讲解思政知识。而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思政知识的普及以及思政元素的应用。这就使得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的课程太过局限,思政知识没能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之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引导学生行为以及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2.2部分教师思政知识掌握不足
一些教师对于思政教育重视度不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学总是一带而过,只是为了思政教育而教育,没有真正懂得课程思政的意义以及重要性,不了解思政教育对于学生,对于社会的意义,没有充分理解教育的根本目的;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对于专业课知识掌握熟练但是不太了解思政相关知识,不懂得如何进行思政知识的教学,不知道如何进行课程的规划以及安排。
2.3学生对于思政学习重视不足
首先,学生们没能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把思政教育当作耳旁风,忽视了思政相关内容。另外,在专业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们也会更加重视自身技能以及学习水平的提高,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其次,一些教师对于思政教育不重视,或者说在教学过程中不会专门讲解思政相关内容更不要说将思政贯穿课程始终。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课程思政进行过程中,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这就使得学生们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不高;最后,思政内容虽说有在课程中进行讲解,但是思政学习并不计入最终的专业课考核成绩之中,这就使得一些学生缺乏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动力不足。
3. “全员育人”理念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必要性
3.1推进课程思政教学
之前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学局限于思想政治课堂之中,没有将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相结合,这使得思政教学愈发困难,不能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思想政治知识之中,不能做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很好地改善了这一困境,将思政内容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首先,课程思政的开展使得思政内容融入到了各个学科之中,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更好地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得以进一步扩展与延伸;其次,课程思政的展开,进一步呼应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育德树人”,能够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教授学生应当如何做人,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现代化的、高素质的文化人才。
3.2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
随说大多数大学生都已成年,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正在不断趋于成熟,但是还是不够成熟,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开展过程中进行思政教学,可以在训练学生会计知识以及会计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将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的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以及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除此之外,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懂法守法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全员育人”理念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4.1将思政教育置入教学内容之中
首先,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要选择或者编撰专业化的教材,教材中要有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结合的内容或者案例;其次,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应当开展教学研讨会议,邀请专业课程教师以及思想政治教学教师来共同进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设计,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与思政相关的内容,将思政知识充分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教学目标应当包括掌握课程的知识以及技能,学生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等。最后,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要充分备课,深入挖掘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知识之间的关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4.2提升课程教师的德育水平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引导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想实现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与能力。如果教师缺乏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认识,那么他的学生们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意识更无从谈起。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也应该参与进来,对教师制定一系列的监督制度,督促教师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出育人的元素,让思想政治教育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有机结合,采用合理的方式,保证学生们在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下不会降低学习效率。同时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老师主修的内容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因此,学校可以充分的发挥各专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优势互补,让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的老师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老师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对他们一些通识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目进行指导,进一步的强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
首先,学校应当邀请专家来进行课程思政的科普,让教师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教师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小组来进行课程思政进度以及教学效果的监督,对教师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进行评价;
其次,在招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之前,应当对教师的道德水平进行一定的审查,避免教师道德水平不够,从而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在教师入职之后,学校应当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知识的讲授,提醒教师课上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醒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以身作则;最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应当有教师自行进行创新或者趣味性的设计,学校应该为教师们安排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并时刻监督教师们的教学进度。
4.3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首先,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引入的方式来补充、扩展思想政治元素。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说典型案例,来进行课程的讲解:比如说可以通过阴阳合同、明星偷税漏税这一案例来进行税法知识的讲解,可以为学生讲解这一案例涉及到的税法法律条文,同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普及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可以通过大型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来向学生普及会计的基本职业素养,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道德,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中为学生们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会计相关、税法相关、财经法规相关的案例,向同学们说明其中蕴含的课程知识,以及自己对这一案例的见解、看法。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在课堂中分享最新的财经法规的调整情况或者自己在会计事务所的工作经验,向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的感悟以及看法等。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进行分析,奖励那些积极发言的学生,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发言中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及进行总结。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真正地接触到工作环境、沉浸其中,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通过学生们在情境中的表现以及在特定情形下的选择,教师也可了解学生的思政学习情况,在之后的教学中才能更好地进行补充、调整。
4.4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思政教学
课程思政的教学可以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不只是局限于PPT以及板书,教学形式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师可以将课程进行延长,比如创建一个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中上传思政相关内容,可以上传思政相关的微课,也可以上传课程典型案例分析,上传经济法规等,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线上学习。可以将思政教学进一步拓展,让学生的学习不再被限制在课堂之中。
4.5完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最终评价应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考核中,教师对学生应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平时成绩考核可以适当扩大考核的范围,除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进行考核外,还可增加平时网课学习情况,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等考核内容。在最终考核中应当对学生进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专业性知识的考核,同时在试卷中可以加入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分析案例中蕴含的专业知识,以及自己对这个案例的看法、感悟等。通过综合的考核方式,可以进一步检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内容的学习之中。
教师可以随时向学生询问学生对于当前课程教学以及课程中思政内容教学的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学生自己的看法以及意见。除了面谈之外,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分发匿名问卷,设置与课程教学相关的问题,询问学生们的意见,了解学生们的想法。此外,教师可以运用课堂时间来对学生们进行小测,或者让学生们写某个违法案例的观后感以及自己从这个案例中获得的体会,通过学生们的答题情况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只有知道当前自己专业课程教学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前进,才能对教学方式进行进一步地改善,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地提升。
参考文献
[1]肖颖.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实践[J]. 数码世界,2020(5):123.
[2]余雄. 高职院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的探讨[J]. 新商务周刊,2019(14):277.
[3]张静. "课中课"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20(19):179-181.
[4]崔慧娥. 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探索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22(8):88-91.
[5]吴节.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9):213-214.
[6]张静,陈礼茂. 高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9):124-125.
[7]吴节. 会计专业课程中加强思政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例[J]. 赤子,2017(31):73-74.
[8]李青青,陈维青.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课程育人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8):213-215.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全员育人”理念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课题号 HNKCSZ-2020-0792 湖南省教育厅 2020.09
作者简介:
屈怡, 1984年6月,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国际贸易,经济法(研究方向)
王志坚,1968.7,男,汉族,湖南衡阳人,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市场经济(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