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徐益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益利 ,.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 诊断医学,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084.
摘要:
目的:对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2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A组,另取同一时期20例健康人群为B组,均予以心脏彩超技术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A组受检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B组(P<0.05),A组受检者左心射血分数低于B组(P<0.05)。结论: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中发挥着重要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可推广。
关键词: 心脏彩超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7084
基金资助:

心力衰竭多发老年人群,主要是指受到疾病的因素导致心肌收缩减弱,因此心搏血液不能满足静脉回流及对代谢的需要[1]。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因素比较多,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诊断难度比较大,临床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可经心脏彩超通过探头进行检查,效果较为理想[2]。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详情见下文。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2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A组,另取同一时期20例健康人群为B组,均予以心脏彩超技术进行检查。纳入标准:①患者与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②意识清醒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女性;②患急性肾衰竭患者。A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在52岁至73岁间,均值(62.5±6.3)岁;B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在52岁至75岁,均值(63.5±6.5)岁。两组受检者数据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入选研究患者均采用心脏彩超进行检查:使用GE-VIVI9彩色超声诊断仪,

患者采取的体位为左侧卧位,探头频率为3-5MHz,将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实施检测,使心尖四腔心切面清晰的表露出来。对患者心脏各房室进行观察,务必做到检测三个心动周期,对图像进行冻结。测量左心房内径、左心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研究获取数据资料均录入SPSS19.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实施对比。计量型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0.png)的形式表示,用t检验计算器,当P值结果检验为<0.05时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受检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B组(P<0.05),A组受检者左心射血分数低于B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的对比(0.png

18.png

3讨论

在血管疾病中,心力衰竭是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并不是由单一的原因引起的,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病症。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伴随着疾病的发展均会成为心力衰竭,死亡率比较高,心力衰竭分为三类,分别为左心力衰竭、右心力衰竭、全心力衰竭[3],临床常见的是左心力衰竭,左心衰会诱发肺淤血,而右心衰会诱发肝淤血,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会发展成为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目前我国呈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想要确诊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需要结合重要诊断技术[4]

伴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提升,心脏彩超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优势为无创、操作简单等,在临床诊断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对心脏功能造成的影响极大,想要确诊具有一定的难度[5]。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机体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更清晰的显示出了心脏瓣膜病变。经心脏彩超,不仅保存了静态图像,也保存了动态图像,通过测量左心室的射血分数、观察血流动态等进而确诊病情。经左心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常,导致心衰的因素有冠心病、心肌病等,采用心脏彩超诊断心衰有着全面性、准确性,可对左室的僵硬程度与左室松弛性进行客观性的判定,有效的获取心肌收缩性能,将受损左室心肌收缩性动态的反映出来,提高了判定的准确性。

在此研究中,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与健康人群均予以心脏彩超检查,通过对比可知,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健康人群,且左心射血分数低于健康人群。由此可见,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较高。心脏彩超对不会损害机体,更可以重复进行,根据获取的相关数据可以有效的对心功能进行判定,另外心脏彩超更能直观的显示出心腔结构、心搏等。

总而言之,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中发挥着重要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法林,陈俊玲.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3):166-167.

[2] 杨倚香.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9):86-87.

[3] 王锦红.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研究[J].健康之友,2019,32(19):79-80.

[4] 薛文娟.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23(17):264-264.

[5] 郭瑾.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58-5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