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多媒体对各行业和教育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形式变得多样,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弥补了传统教学单一形式,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有所突破。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智能化的教学方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引用混合式教学,可以触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合作能力、创新思维。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理念阐述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在美国得以推广,并迅速风靡全世界,促进全球教育改革。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完成相关知识的认知和基本能力的转化,而课堂重点针对预习问题做好重点突破,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深化、能力升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突出教学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后则是更好地拓展、延伸,强化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熟练程度。相对于传统教学,这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颠覆或者翻转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新时代的产物,也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突破。依托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和教师进行进全面地互动,教师随时为学生推送针对性的预习内容、知识链接,并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做好指导,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检测,并将预习情况做好汇总,从而为课堂重点教学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攻克难点,掌握重点。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视频教学微课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在课前收看教师的课件、微课视频学习相关知识,根据教师所设置的任务完成预习并上传结果,尤其是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并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互动。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做好课前预习活动,做好知识传授
学生刚进入中职学校可能没有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也可能普遍认为理论知识不重要,课前根本不需要预习。但在中职旅游专业中的《模拟导游》课程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同等重要,部分的实操技能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课前教师有效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运用学习通App线上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把设计整理好的教学资源,如课件、录制的视频、文件、测试题等上传到App中,上传的内容主要以基础性的知识为主,在班级群中通知学生完成课前任务。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的后台检查学生学习进度,对进度较慢的学生给予温馨提醒,若条件允许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进行跟踪,对不达标的学生进行监督、提醒加快进度,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做到精准的个性化教学。以中职旅游专业《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为例,此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导游讲解能力及带团能力等实操技能,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如在学习地陪服务时,教师可把学习任务分为景点导游词撰写、景区讲解、接待服务、购物服务、餐饮服务、熟练处理各种意外事件及处理游客意见等,依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及经验、学习方法做学情分析,设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选择符合教学要求和难度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师把设置好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单在学习通App教学平台中发布,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去学习。教师主要从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学习,学生要把学习中遇到的难以解决、存在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教学平台中的讨论区发表,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预习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学生把某个课程内容的任务完成,教师可以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应的练习和研读材料上传到平台中,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对知识点是否存在疑惑。
(二)运用互联网技术
以VR技术为例,VR技术是旅游专业构建虚拟教学平台的最佳手段,所谓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的英文简称。简单地说是一种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从而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其利用特殊的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便可使穿戴者进入虚拟空间,实现实时交互和感知,并能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VR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创建接近现实社会的情境,从而有效解决学习媒介的情景化需求及自然交互性要求,人们可以从虚拟的世界中获得酷似真实的体验。基于上述优势,院校利用VR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旅游专业教学中学生无法“亲临”现场,缺少真实体验感的不足。例如,导游基础知识可以用于古建筑、园林等内容的外观、布局、内部结构、细节装饰等虚拟现实景象的架设;导游业务可模拟接送团、突发事件处理等情景化场景;模拟导游则可根据面试要求,制作各考点景区的三维图像资料,等等。总之,VR技术是突破现有教学条件的局限,构建旅游专业虚拟教学的最佳手段。
(三)做好课堂教学活动,实现知识和能力升华
学生课前预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导游技能,还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实现知识拓展和能力升华,构建更加扎实的知识结构体系,做到能力的迁移、巩固和提升,实现综合素养的丰富和拓展。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围绕重点和难点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技能训练,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性训练活动。首先,针对学生课前模拟导游的课程预习,将他们的共性问题以微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快速让学生实现重点和难点突破。尤其是教师此时得深入学生之中,随时做好互动,一对一快速解决各种问题。其次,重点强化学生导游技能,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将课前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经验和技能,将学生课堂的自主训练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供学生相互学习借鉴,也让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优化,真正实现能力的进一步升华。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经组成不同的展示小组,也分配了相应的角色,并做了一定的排练,此时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情景训练。例如,南昌至井冈山二日游,井冈山-黄洋界,学生在课前做了基本的创编工作,他们分别设计了井冈山、茨坪、龙潭、笔架山、黄洋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哨口等导游开场白、导游词,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投影情景创设背景,小组模拟表演,在交互协作中展示知识和能力。并针对他们的开场白技巧、导游词编写、旅游礼仪以及在表演中的生动性、趣味性等做好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更好地巩固、借鉴和拓展。
三、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是新教育发展理念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是新时期推动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重要选择。教师充分重视翻转课堂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改进优化,结合教学实际,围绕个人的教学风格,充分重视课前准备、课堂活动和课后拓展,真正推动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羽,曹海宾,侯娟.国内外翻转课堂文献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9):4-6.
[2]徐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双向影响趋势探究[J].山西建筑,2018,44(31):235-236.
[3] 候玉洁.混合式学习下中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