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是由变电厂向用户进行电能分配的环节,加强配电流程的自动化管理,能够使相关数据被及时的收集、整理、储存、分析,帮助技术人员更直观的分析配电中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升检测效率和电力配送的运输质量。
一、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分析
(一)自动化技术概述
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极强,不仅涵盖了控制理论、信息论、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等知识,还包括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等内容,将其运用在电力配电中能够进一步实现信息、功能的统一化,加强用户与供电企业的沟通与联系。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内容为:配电自动化,即是通过运用SCADA程序经将控制功能由人为操作转向自动化模式,解放各电力企业的劳动力,实现研究对象的智能化发展,提高配电效率;管理自动化,该内容主要是对配电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将相关内容上传至云平台,使电力信息能够被在线共享,提高信息的交互能力,并为管理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方便决策者制定良好的战略方针;用户自动化,由于配电系统本身的服务类型比较多,导致电力企业在进行用户管理时往往因为繁重的工作量而产生读表错误、电价异常等问题。但自动化技术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在实现用户自动化后,相关服务类型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适当的增、删、减、改,使相关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并且自动管理功能能够使读表与电价的数值更精确,避免记录问题的重复发生[1]。
(二)自动化技术优势
一方面,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传统的电力配电方式缺少流程化管理模式,技术人员既无法得到统一的任务分配,也无法采取高效的解决方法应对复杂的工程问题,甚至经常出现由于人员的疏忽大意,造成电力配送延缓、电压达不到供给需求的问题。自动化技术的本质在于释放劳动力,将技术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配电环节的流水化运行,既有效降低人为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又能够提高企业的配电质量和配电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自动化技术能够优化配电模式,由于自动化技术本身具有PLC和SCADA系统,能够对相关配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当出现配电线路耗损严重的情况时,可以对事发路段进行准确定位,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匹配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以此来优化电力配电的运营模式[2]。
(三)技术应用
第一,自动化技术能够加强电网调度,协调各个区域的电力平衡。自动化技术能够扩展电网的监测范围,通过扩展处理器的数据信息,降低其运转负担,达到提升监测准确性的目的。第二,自动化技术能够使配电过程更加标准化,传统的配电流程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重在提高配电过程的经济性,缺少对风险性、单调性的合理评估。而自动化技术则能够通过相关计算指令、构建3D模型、模拟配电流程,并对相关能效进行合理评估,从而自行制定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配电效率。
二、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
(一)智能化
智能化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智能化配电方式比自动化技术更加人性化、科学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推理,从而制定优良的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在以往的处理方式上实现了全面提高,能够自行对配电路段进行智能监控,使监控系统即使没有相关人员的操作也能够高效运行。并且其内置的专家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入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防护性。
(二)流程化
当前电力企业的自动化系统较为标准化,许多企业的自动化流程内容基本一致,没有按照企业自身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部署。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加合理化,能够依照不同企业的生产要求制定全新的运行机制,在确保运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可以对产品的质量管理进行自动测试工作,使自动化工程实现完整的生产循环,提高各个环节的关联性,便于后期管理。
(三)信息引擎化
在未来的自动化系统中,需要对其进行一体化处理,达到分层运行的目的。第一,电力企业要积极运用DMS技术,明确各个系统的运行要求,了解不同机制的工作任务。自动化系统针对的是发电情况,相关技术人员要提高其数据检索的能力,从而加强对发电状况的了解。第二,各研发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完善电力流程的各项参数,使结构组成更加合理、科学,并重视DMS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DMS在负荷管理上的优势,强化电力分配效率,帮助用户加强与电力企业的配合,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
(四)集成化、综合化
实现集成化、综合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营收入,降低成本支出。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发展中要将相关功能进一步整合,打破以往各自动化环节独立工作的弊端,使SCADA系统与HMI界面进行功能互通,提高一体化建设。这样不仅能使SCADA可以从HIM中提取所需的网络数据与结构属性,还能使HIM从SCADA系统中提取配电的实时运行信息,以此来优化配电效率。
(五)用户电力技术
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要更加注重用户的服务质量,用户电力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分支,重在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方法融入到实际应用当中,通过使用低压配电系统,满足特殊负荷对供电的严苛要求,从而减少谐波畸变的情况。同时,用户电力技术还可以对供电间歇性中断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根据电压波动与形式,判断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内容、优势以及应用进行讨论,提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帮助相关电气企业更好的开展自动化工程,普及自动化技术,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马超,马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1(04):111-112.
[2]李斌,单中闯,辛璐璐.配电自动化模式下配电网保护的模式选择和整定计算[J].东北电力技术,2021,42(0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