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李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璐,. 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土木工程,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074.
摘要:
在土木工程领域,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不断创新和多样化。将纳米建材等新型环保建材融入建筑中,打破传统局限,提高建筑性能。材料在防火,保温,环保等方面达到了一种均衡,使建筑更加可持续发展。其次,采用高效轻钢材,环保水泥,突破性玻璃和环保混凝土技术,来展现出多种形式的绿色建筑,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绿色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074
基金资助:

1.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

1.1.融合创新的绿色建筑材料

传统建材在防火、隔热、环保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冲突,很难达到均衡。而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的新型建材,具有多种优点。其中,耐火性能的提升是提高建筑抗高温性能的重要途径,而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实际支撑。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出现,不但给建筑行业带来新的生机,同时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这类材料的特点是通过对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质进行调控,从而获得多种优良性能。同时,由于采用创新性技术,绿色建材的重量一般都比较轻,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承重能力,进而提升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2.应用灵活性与地域适应性

绿色建筑材料以其多样性,展现出卓越的应用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和居住者需求的差异,灵活选择最适合的材料,从而实现最佳效果,体现了绿色建筑在实际应用中的地域适应性。绿色建筑材料的灵活性在于其可与传统建筑材料相互搭配。在实际应用中,绿色建筑材料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可以与传统材料相互融合,形成更为完善的建筑结构。这样的融合性使得绿色建筑既能够注重环保,又不失对传统建筑需求的满足,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同时绿色建筑材料的地域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不同气候和环境的良好适应性。例如,在寒冷地区,可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效果 ;在潮湿地区,则可采用具备防潮性能的材料,减少湿气对建筑的侵害。这种地域适应性,使得绿色建筑材料更贴近实际需求,为不同地区的建筑提供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2.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类型

2.1.高效轻型钢材

在绿色建筑中,轻型钢材崭露头角,以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卓越的性能,成为建筑领域的“绿色明星”。其卓越之处不仅在于自重轻,还在于高牢固性和可持续利用,为建筑提供了全新的高效解决方案。轻型钢材的轻质化成为其在绿色建筑中的亮点。相较于传统建筑材料,轻型钢材以其自身轻盈的特性,能够显著减轻建筑的整体负担。这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使得建筑能够更加灵活、富有创意。其次,高牢固性也是轻型钢材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轻型钢材尽管轻巧,但在强度上并不逊色于传统建筑材料。其高强度的特性为建筑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撑,增强了整体的抗风抗震能力,进而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这种卓越的牢固性使得轻型钢材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理想选择。同时轻型钢材的可循环使用性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作为可再生资源,轻型钢材在建筑寿命周期内可以进行多次利用,有效降低了对新资源的需求,减少了资源浪费。这一特性进一步强化了轻型钢材在绿色建筑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可持续建筑的关键支持者。

2.2.环保水泥技术

绿色环保水泥的兴起,是建筑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步。绿色环保水泥的使用不仅仅是来自固废和火山岩,更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对原料的选用上,绿色水泥技术可以说是“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该技术可有效地利用固废及火山岩等天然资源,可有效避免对传统资源的过度开发,减少环境污染。这一创新性的选材,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更为可行的道路,同时也为实施绿色建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次,在生产工艺中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是当今建筑工程环保的发展趋势。传统水泥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采用绿色环保水泥可有效降低其排放,这不但可以帮助缓解气候变化,而且也可以给环境带来正面的反馈,使建筑工程能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荷,达到一定的使用效果。最后,绿色水泥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注入了新的环保元素,使得建筑行业在追求高效、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平衡。绿色水泥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材料选择,推动着建筑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2.3.突破性玻璃应用

新型绿色建筑正以突破性的绿色玻璃为亮点,如泡沫玻璃、Low-E玻璃等,这不仅为建筑带来了良好的保温和吸声效果,更在环保性和美观度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建筑注入了更高层次的现代感。泡沫玻璃的引入使建筑拥有卓越的保温性能。泡沫玻璃独特的孔隙结构使其在轻量的同时具备了极佳的隔热效果,成为绿色建筑中理想的保温材料。通过在建筑外墙或窗户中应用泡沫玻璃,不仅有效隔绝了外界寒冷空气的侵入,还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建筑的能效。其次Low-E玻璃的广泛应用为建筑带来了更高的环保性。Low-E玻璃通过在玻璃表面涂层,可以有效隔离室内外的长波辐射,实现了建筑的节能效果。这种独特的涂层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散热性能,还使建筑在采光的同时减轻了空调的负担,为环保节能事业贡献了力量。另外新型绿色建筑中采用的这些突破性玻璃不仅在功能上实现了提升,更为建筑赋予了更高的美观度。透明度、色彩选择等因素的优化,使得这些玻璃不仅是功能性的材料,更是建筑外观设计的一部分,为建筑注入了现代感和艺术感。

2.4.环保混凝土技术

绿色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建筑业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通过巧妙地利用工业垃圾,如废钢渣、粉煤灰等作为骨料,绿色混凝土在降低生产对环境污染的同时,提升了混凝土的硬度和耐久性,为建筑工程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废钢渣的运用使绿色混凝土具备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废钢渣作为混凝土的骨料,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更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形成了坚固的结构。这种高强度的混凝土不仅在抗压和抗拉方面表现出色,还能够有效抵抗自然环境的侵蚀,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粉煤灰的加入为绿色混凝土增添了环保色彩。粉煤灰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废弃物,通过混入混凝土中,不仅减少了对传统石灰的需求,还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这种环保的生产方式体现了绿色混凝土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为建筑行业减轻了环境负担。最后,绿色混凝土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其优越的性能使得建筑结构更加牢固,减少了因混凝土质量不达标而导致的安全隐患。绿色混凝土不仅在制造过程中环保可持续,更通过其卓越的性能为建筑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材的创新运用,既是对土木工程的科技进步,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动力。结合创新技术,选用适合当地的材质,重视质量和安全,使绿色建筑既能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目的,又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种设计思想将会在今后的土木工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利旺,李永帅,徐欢欢,常梁义,李千里.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陶瓷,2021,(12):95-96.

[2]刘天宇.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陶瓷,2021,(11):89-90.

[3]孟泽宇.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居舍,2021,(27):25-26+3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