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策略研究
胡清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胡清泳,. 浅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策略研究[J]. 现代物理学报,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45.
摘要:
初中物理学困生面临的挑战是实实在在的,这不仅仅是学科本身的难度,更是对思维模式的挑战。他们常常在面对抽象概念时感到困惑,比如电流、力和速度等。然而,克服这些困难是完全可能的,只要他们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此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到知识的巩固与拓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物理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45
基金资助:

前言: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影响。优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过程,是当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项挑战。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涉及范围广泛,从微观的粒子到宏观的宇宙都包括在内。在掌握这一基本概念的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速度等,这是理解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才能真正帮助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全面发展。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难点问题

首先,初中物理学困生常常感到难以理解抽象概念。比如,光的折射、电磁感应等概念很难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需要通过实验和具体案例来加深理解。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学校设备的不足,学生们往往无法做到“亲历其境”,导致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

其次,初中物理学困生在运用数学解题时常遇到困难。物理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物理问题需要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如运用公式、计算数据等。然而,一些学生在数学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很难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导致解题过程出现困难。

此外,初中物理学困生也存在实验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物理实验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但是一些学生缺乏对实验步骤的准确把握,不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和实验过程的失败[1]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策略

(一)调整传统教学方法,培育自主学习意识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运用传统口述式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学习活动中,长此以往,学生基础不扎实、学习思路不清晰,逐渐陷入学困生的行列。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在深入把握学困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学习和探索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合作式、探究式、启发式课堂,给予学生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主性解决难度较低的问题,由此获得物理学习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电阻、电流等计算中需要运用R、I进行表示,同时还需要了解V、Ω、A等单位,而基础不够扎实的学困生面对较多的符号和单位表示的公式往往会顾此失彼,导致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物理故事、顺口溜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如教师可以展示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通过趣味故事的穿插既转变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费力讲解、学生收效甚微的状况,又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困生轻松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2]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拓宽实践运用空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迎合学困生的兴趣创新施教手段,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各个环节成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初中物理学习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定律,还需要学生掌握各种物理现象,而微课、多媒体、交互式白板等教育辅助工具的运用突破了传统实验设备不足的困境,并给予了学生安全且充足的实践空间。教师在讲解实验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演示步骤,并引导学困生实践,不仅能激起学困生的研究欲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公正的态度,进而乐意亲自动手验证,愿意尝试参与课堂学习活动[3]

例如,在“串联和并联”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画电路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串联和并联,然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习画图容易,但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适时穿插生活中电路的运用情况,如实物投影生活中节日彩灯的连接情况。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尝试自身设计的串联、并联思路,在多媒体中展示不同的串联、并联呈现的灯光效果,由此让学困生在趣味实践中验证自身的想法并掌握正确的串联、并联方法。信息技术补充了物理实验安全隐患、实验设备不足的短板,且清晰的步骤演示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指导,让学困生在趣味环境中进行知识探索。

(三)加强与学困生交流,树立学科学习自信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在课堂中常处于被动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也难以激发出学习激情,因此在落后于全班学习进程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消极学习的情绪。这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同时应在课堂上观察学困生的学习状态与进展,在组织实践活动中及时与学困生进行沟通,让学困生感受到及时的关注和鼓励,进而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物理知识的内在驱动力。

例如,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中,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与观点表达,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促进学困生保持昂扬的态度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如可持续发展能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收集,在课堂中倾听学困生的意见,并给予意见和指导,由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教师可在空余时间与学困生进行交流,了解其学习困扰和学习难点,进而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手段,选用更加适宜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吸收和消化知识。教师加强与学困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答疑解难,提升其学习自信心,并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和谐课堂,实现教学良性循环[4]

(四)课后作业互查帮扶

课后作业可帮助学生深化物理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效果。为减少学困生在课后作业中应付了事的现象,可借助结对小组的方式互相监督,并要求结对双方完成作业后,由物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为学困生检查作业,进行初步查缺补漏,了解学困生知识薄弱点。为避免出现“抄作业”的现象,要求结对小组保留课后作业互查痕迹,并记录互查解读过程,以此保障一对一结对小组的有效性。课后作业互查的核心在于以结对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进步,及时发现课后作业中暴露出的知识问题,若作业问题难度较高,结对小组无法自主解决,则需记录,并于物理课讲解时提出。此举可极大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并同时提升结对双方的物理水平。

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数学解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上。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实践操作,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数学知识面,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克服学习困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认知学困生的学习困境,并借助针对性的方案给予指导,帮助学困生转化,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困生的物理学习能力[5]

参考文献:

[1] 陈文全.双减政策下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好日子, 2022(36):0139-0141.

[2] 陈桂林.中学"学困生"操作物理实验心理障碍成因和对策研究[J].文学少年, 2022(18):0166-0168.

[3] 邹东松.初中物理学困生帮扶核心对策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2(6):3.

[4] 师艳云.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刍议[J].好日子, 2022(1):0073-0075.

[5] 阿旺拉宗.浅析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J].传奇故事, 2022(16):79-8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