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全体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将德育教学元素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课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道德。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保障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为了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渗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理清英语与德育之间的关联
对于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对初中英语的教学大纲改变进行编制时,也不是只对英语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要求,在大纲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这样的要求,大纲要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老师要将思想品德的熏陶,通过英语教学的方式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英语知识,不仅英语水平有所提高,还要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以及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初中英语的兴趣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我们在初中英语教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许多老师都只注重对于单词的讲解,对于句式的讲解,让学生在进行答题时可以看懂题目,更好的完成英语课程,取得一个良好的分数,但是这样的教育教学是不全面的,在我们国家编制初中英语教材时,编制的十分用心,在英语教材中我们不仅能循序渐进的学习到新的单词,新的句式新的语法,同时我们也能在英语课本中学习到其他国家的文化政治,能学习到别的国家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例如喜欢感激也能学习到别的国家的道德态度,比如说抱歉关心感谢,在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不仅让学生学习英文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教材,在进行编制时是十分用心的,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知识性和真实性,这些教材中蕴含着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因此初中英语老师应当将德育教育逐步重视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多花点心思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到英语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可以更好的更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课堂教学渗透
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设置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话题和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涉及友谊、互助和公益等主题的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英语教材Unit 1Making friends的教学中,在教师将本单元重点知识讲授完毕后,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完成任务。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互助的力量,并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的价值观。还可以设计各种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学生演讲等,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友谊、互助和公益的看法。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如“What does friendship mean to you?”(友谊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How can you help a friend in need?”(你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朋友?)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资源渗透
在选择英语教育资源时,教师应注重融入道德教育元素。可以选择具有道德故事和道德价值观的文章和课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和体验其中的道德意义。例如,在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勇气的定义、勇气所需的品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勇气的例子。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短视频资源来呈现道德教育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关于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短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分享个人体验。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材资源,如短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和插图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考。例如,在一个关于环保的课题中,教师可以展示一张描绘环境破坏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责任和行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以上的教学资源渗透方式,教师可以将道德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道德价值观,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评价方式渗透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时,可以将学生的道德素养纳入考虑。除了考察学生的语言技能外,教师还可以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道德行为和积极参与度等方面。通过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其一是道德行为评价: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如是否尊重他人、遵守纪律、诚实守信等。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其二是团队合作评价: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或团体项目中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互助、合理分工、共同协作等表现,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其三是积极参与度评价: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度。这包括学生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展示个人才能等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并鼓励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综合评价方式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道德素养。通过将学生的道德素养纳入评价中,教师能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更关注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品德培养。同时,它也提醒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还要关注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并非一种附加的教育行为,而是与语言教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语教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更要让他们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渗透,能够使学生对诚实、公正、尊重、责任等道德价值有更深的理解和实践,进而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德育渗透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德育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落实例析[J].基础外语教育,2022,24(06):67-7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