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大气污染环境治理过程中,要求有关检测部门提高对于大气污染环境检测的重视,加强环境检测工作质量的控制,满足实际大气环境检测要求,实现大气污染问题的高效处理。然而,在实际进行大气污染检测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大气污染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未能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故此,在实际进行大气环境检测时,有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不仅仅要完善环境检测体系、加强新能源利用,还要加大大气污染整治力度、改进大气检测技术,并做好落实工作,真正实现大气质量的有效改善。
1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空气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显示出烟尘类型的主要特征。在许多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普遍超标,许多城市都存在烟雾天气,增加了安全隐患。中国西南地区的酸雨也显示出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目前,西南大部分地区已成为酸雨区,酸雨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测的。
2大气污染环境检测主要内容
2.1氮氧化物检测
氮氧化物检测是大气污染环境检测中的内容之一,该污染物成因与汽车尾气排放、化学品生产以及一些石化燃料的燃烧有关。如果其含量未能达到标准,即可产生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进而危及人体健康,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就其化学反应而言,该物质与水反应可以导致硝酸、硝酸盐的产生,所以雨季来临时,还可能形成酸雨。若是与其他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还能生成化学烟雾等等,导致大气污染愈加严重,为此,针对该污染物的检测工作必须予以重视。
2.2颗粒状物质检测
大颗粒物物质也是大气污染物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悬浮颗粒物等构成,与其他物质相比较,大气颗粒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最大,如果吸收较多的大气颗粒物,很容易影响人体呼吸与免疫系统,进而提高人们癌症发病的概率,甚至还会影响胎儿发育,不利于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故此,做好大气颗粒物的检测极为必要。
2.3二氧化硫检测
除了以上物质外,二氧化硫也是主要大气污染物检测内容,其产生原因和工作生产有着较大的联系,由于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多,大气环境污染也就日趋严重。很多工业生产都会用到石油等能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高温条件下容易促使二氧化硫的产生,对于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不利影响。所以,有必要加强二氧化硫的检测。
3应对策略
3.1健全环境检测体系
为做好大气污染物质的检测工作,要求检测部门不断建立健全环境检测体系,为大气环境检测工作提供指导,规范大气环境检测工作流程等,明确其污染来源以及污染主要成分,进而确定污染治理方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更好的进行环境检测与控制。在实际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当先确定检测范围,设置关键检测点,并针对大气等随时进行监测,针对其变化加以分析,从而实施针对性的控制办法,彰显环境检测体系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污染区域比较严重,一些化工厂周围必须设置永久性的监测点,方便及时进行环境检测。
3.2优化产业结构
实际上,我国工业产业占据我国经济结构很大比例,这也是大气污染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避免大气污染的产生,有关政府与企业应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新能源设施的应用,开发并利用新技术,进而实现能耗的降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使得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在更换新能源时,应该尽量使用无污染新型能源代替原本的煤炭资源,防止有害物质产生,提高整体大气环境质量。
3.3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而言,要想加以解决,必须采取有力的治理措施,进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避免对人体健康构成影响。首先,政府方面必须提高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 并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针对危害大气环境的企业行为予以处罚,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加大其治理力度。其次,一些重工业企业应当明确污染物排放方式,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处理后气体排放,禁止排放有害气体。最后,城市规划部门也需要科学进行布局,重工业等产业安置在城市边缘以及下风口,加快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4应用大气检测技术
为实现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外,还需要注重大气检测中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通过加强关键技术的作用,可以提高检测效率以及精准性,进而推动后续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大气检测技术应用不可忽略。这就要求检测人员掌握大气检测技术方法,比较先进的大气检测技术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效率快等特点。例如,免疫分析仪的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大气检测效果,还能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此外,目前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极佳,应用范围较广。
4结语
伴随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这对于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对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各方都必须重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为加强大气污染情况的分析,各地方要求进行大气环境污染的有效检测,而如何实现大气污染环境的高效检测则成为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为达到预期的环境检测目的,有关部门必须完善相关环境检测体系,提供环境检测工作的支持,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也需要合理应用大气环境检测技术,加强各个过程中的控制,确保大气污染检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便后期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张华.关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研究[J].房地产导刊,2020,000(027):230-231.
[2]刘高寒,朱建龙.关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20,No.666(17):228-228.
[3]王浩东,郭连东,马铮.关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J].精品,2020,000(008):P.164-164.
[4]吴锦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20,000(00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