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1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将实施“双优”技工院校建设计划,以技师学院为重点,在全国遴选300所左右优质技工院校、500个左右优质专业,其中提到要开展督导评估,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校企合作水平等为核心,建立技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政府、行业、企业、技工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在技工院校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将针对方案中提出的“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校企合作水平等为核心,建立技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求,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
一、构建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
1、可以科学、客观、全面地反映教育教学成效,有利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有助于丰富并完善过去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不足使得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更加系统与科学。通过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科学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过程中数据收集、分析和判断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被测者的真实水平。
2、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紧跟当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提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
3、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与用人机制改革与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对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评估,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人才选拔依据,并帮助个人了解自身优劣势及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人才培养与用人机制改革。将职业综合能力评价纳入到教育教学中,可以引导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技能运用和综合素质,在课堂上强调工学相结合,并且根据不同层次需求设置不同考核标准。
4、从企业、行业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职业综合能力的基本需求出发,结合我国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采用权威的评价主体、科学的评价标准机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全面度量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技工教育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缺乏科学、权威、全面、准确的评价标准。传统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过于片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不能有效地检查和调控学习进程。
2、评价方法落后,对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认识不足。随着社会行业的转型,企业与用人单位的岗位分工、用人需求随之发生了改变,对于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不再停留与毕业证书或技能证书,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综合能力,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后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无法满足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
3、目前,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几个方面的不足:评价有单一性:以老师的评价为主,缺乏学生层面的自我评判与用人单位的评价;评价有主观性:老师的评价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缺乏客观依据。评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由老师自行决定,评价有缺陷,部分老师仅以一个或几个方面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评价不全面、不准确。评价体系不完备,没有一套针对性强、行之有效评价体系。
三、如何科学构建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一) 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确定
确定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完善和调整的过程,本课题主要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进行探索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利用网络资源和书籍期刊收集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情况,着重查阅、收集与评价体系构建职业综合能力测评方案、经验及研究成果,归纳整理出对本课题有价值的资料,为本课题的确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谈交流与问卷调查等方式,从政府、行业、企业、技工院校等视角出发,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所需的项目进行专项调查研究,以便构建更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3.个案研究法
以我院大力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评价体系构建。同时在计算机网络行业相关企业的助力下,协同相关兄弟院校一起,就人才培养中的德育素养评价、学业评价、技能考证、顶岗评价、就业测评等方面深度交流。并根据最终评价结果反映出的技工院校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相应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优化意见,为成为优质技工专业添砖加瓦。
4.经验总结法
定期对本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反思、总结。以论文和研讨课等多种方式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
最后,综合各方面的方法总结并确定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和具体指标,为确保其覆盖面相对较全,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可在落实到日常教学、管理中时,不断完善和调整,以提高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本课题确定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以定岗评价与就业测评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 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
职业综合能力质量评价体系各级指标如下图所示: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1、顶岗评价
(1)岗位任务评价
①专业贴合度:结合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职能与所学专业知识、所学科目是否相契合。
②技能训练实效性:针对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时期能否将所学课程、知识点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2)顶岗实习过程
①业务能力:根据企业调研,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在企业的职业综合能力是否达到企业标准。
②学习态度:根据企业调研,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是否具备主动学习业务的职业素养。
③实习手册
④薪酬
(3)顶岗实习成果
①工作任务完成:根据企业调研,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是否完成了企业所安排的任务。
②竞赛或评比获奖
③实习工作总结:包含企业总结与学生总结,为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2、就业测评
(1)就业率指标
①初次就业率
②当前就业率
(2)就业水平指标
①专业对口率:结合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知识、所学科目是否相契合。
②薪酬水平
③社保情况
④失业率
(3)职业胜任指标
①岗位胜任能力
②人际关系
③职业发展空间
(4)满意度指标
①学生就业满意度
②用人单位满意度
(三) 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要求
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主要是面向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的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需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工学结合、工学并重。
1、适岗性
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更要有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实操能力,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满足将来从事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能够促进职业意识及信息伦理道德的巩固与提高,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出专业性强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或复合型人才。
2、社会行为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养、法律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相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合作能力、专业专注能力和敬业精神。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基于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成长的需要,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学生必须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持续提升,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3、敬业爱岗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能快速判断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通过职业技术来解决;培养学生使用职业技术的渴望,每当遇到问题就能想到利用专业技能来解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自觉遵循道德准则,规范自身行为。
参考文献
[1] 彭礼,廖珊珊.高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初探[J].时代教育,2014(24):68.
[2] 王萍.高职计算机教育评价体系与方法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9):8587.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9.023.
[3] 邢慧慧.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4] 谢宝智,高松.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分析及建议[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05):19-22.
[5] 张月,张哲.企业认证与高职网络专业对接的教学评价体系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06):176-178.DOI:10.14004/j.cnki.ckt.2021.0471.
[6] 魏春艳.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肖云飞,男,汉族,籍贯:湖南省湘潭市,生于1996-05,工作单位:湘潭技师学院,单位省市:湖南省湘潭市,单位邮编:411100,职称:助理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