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研究
梁爱元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梁爱元,.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研究[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85.
摘要: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传统的单一化、概念化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创新、高效、实用的教学手法.其中问题导学法即是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学效率较高、质量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将问题导学法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而且可以有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本文将通过利用问题导学法导入新课、设置多元化导学模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拓展与延伸以及科学评价五方面,对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85
基金资助: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将新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问题导学法的出现,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堂的教学效率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一、合理选择问题,有效引入教学

问题导学法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问题合理性及有效性关乎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效果。故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问题展开教学,问题创设应遵从如下几点规则:1.问题难度适中,不能太难,问题太难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产生畏惧的心理,很多时候会起到反效果,问题太过简单则会让学生失去探索热情,产生自负的情绪。因而,问题营造应结合班级学生具体情况综合分析。2.问题要紧贴课堂主题,与课本知识相吻合,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白课堂学习重难点。如果问题偏离了教学的主题,部分学生容易理解偏差,不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教学算法和程序框图这部分知识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紧贴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框图的符号含义,不能过分强调教学算法和程序框图案例等难点知识。问题设定应符合实际生活,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关注学生参与性,因材施教

现在教育更偏向于人性化发展,因材施教是其中关键理念。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理念的贯彻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只有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才能配合教师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主动开动脑筋,自主学习和探究。因此,教师应用问题导学法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针对学生差异性提出符合各阶段学生解答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时不可以千篇一律,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解决能力等要素,根据不同学生掌握能力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这部分内容时。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较为困难,教师提问可划为三档:第一档为优等生,教师可提出三角函数推导公式等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可以深入的思考问题; 第二档为中等生,中等生基础能力中规中矩,教师可提出一些相对基础的问题,加深这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第三档为学困生,学困生基础能力较差,教师可提出一些公式记忆类问题,以提升学生基础知识记忆为主。针对学困生,教师需适时鼓励和表扬,逐渐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度,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三、合理引导

教师引导教育是问题导学法的关键步骤,教师可通过问题链将有关联的问题融合到一起,使得问题更具条理性。根据教材所提出的问题常常都是杂乱且无序的,由于知识点分布较为宽泛,教师的责任是将诸多无序的问题串联起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

例如,在对数函数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先划分出教学重点,本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它对数学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

强的现实意义,故此,应该把本部分内容作为学习的重点。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应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引导学生将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作对比,按照“图像———定义———性质”的步骤有序开展研究和学习。引入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差异性后,教师可将此部分内容设定为教学难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知识都存在巨大关联,教师需找出其中联系,合理的提出问题,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开展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的应用于教育的各个阶段。探究式教学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之间的探究学习还可以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可为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关于三角函数的公式有哪些?”对于这一问题,有的学生会回答“正弦函数”,有的学生会回答: “正切函数”,有的学生则回答: “余弦函数”,在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 “这些函数的演变过程,哪位同学可以上台写一写?”学生在上黑板书写的过程中,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通过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可以逐渐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可以有效的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为增进师生的感情提供便利条件。

五、开展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应用于各教育阶段。探究式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探究学习还可以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增进师生、生生感情,可为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通过提问的方式快速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导学法恰好可以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方式进行高效学习。教师应当创设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运用至问题导学法中,以达到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世强. 关于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学生版) ,2019( 31) : 1.

[2]李志洪.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J]. 山海经: 教育前沿,2019( 9) : 26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