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着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知识而展开的,其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讲解计算机科学基本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课程教学中所包含的实践应用、技能测试和生涯规划等内容。要优化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深化课堂教学设计,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方面联动的教学系统。运用行动导向理论来建构学习目标,导入行动载体,建构有任务、有要求、有目的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整体提升。
1.设计课前行动任务,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依靠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全面创新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要设计更为明确、完善的学科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同时,提出“学什么”“怎么学”的关键性问题,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推动下,教师可尝试将行动任务、行动目标纳入到教学中,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与课前行动任务结合起来。
基于行动导向视角创新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开发课前行动任务,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设计多元化教学目标,依靠具体化的行动任务创新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方案。以中职计算机专业“信息检索”为例,教师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就只能通过“打开网页”“输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检索,无法体现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教育价值。在行动导向视角下,教师可设计课前行动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化学习。首先,设计课前信息检索任务,引导学生在行动任务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以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其次,展示相关信息,将文章、链接、视频等呈现在课堂上,提交学习成果。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行动导向理论强调“体验中学习”,在指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借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兴趣是学习、实践的内驱动力,学生一旦对教学活动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在行动导向视角下优化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方案,教师可采用“边行动、边合作、边学习”的教学方法,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全面融入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中。以中职计算机专业“基础编程”为例,这一知识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行动导向视角下设计编程任务,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设计编程任务,以发展学生的组织力、执行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例如,教师可设计这样的编程任务:现在要开发一种能够对奇数和偶数进行区分的软件,请你对程序进行设计。在将编程任务下发到各个小组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如何编程”“需要通过编程解决哪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鼓励学生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实践。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接受任务,如搜集编程信息、书写程序、进行程序运行实验等。教师基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设计学习任务,能调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设计行动策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行动导向理论对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度调整,除了教师所设计的行动任务之外,学生也可以在行动导向视角下展开互动学习,进而逐步整合学科知识。为推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教师可尝试在教学活动中导入行动方案,引导学生独立设计行动策略,针对学习任务制定具体化的学习目标。对比教师所导入的学习任务,行动导向视角下的学习任务由学生独立设计,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设计行动策略,以此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在行动导向理论下,学生所设计的行动策略更加符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案。以中职计算机专业“CAD辅助设计”为例,教师可通过设计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行动策略,自主进行学习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情境教学”“体验教学”“实践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设计多元化学习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专业知识。首先,以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要求为切入点,导入实践情境:某家装公司要为客户设计房屋装修图样,思考一下,可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设计?在呈现问题情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行动策略,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学生扮演客户,提出房屋布局、设计要求,另一组学生则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结合CAD制图的有关知识、技巧进行探究,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房屋装修设计中。行动导向理念下优化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方案,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表现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对于CAD技术,除了在家装中进行应用之外,还可以将其应用到哪些领域中?思考问题的提出,能拓宽教学范围,如可以应用于“设计工程零件”“设计建筑图”等领域。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行动策略,自主进行学习探究。学生设计的行动策略要包括行动目标、行动任务。基于教学要求,教师可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在设计行动策略之后进行实践。
结语
在行动导向视角下创新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尝试对行动过程、行动目标和行动评价进行细化。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多元化行动方案,构建基于行动目标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活动的同时,教师要设计评价与教学交互、评价与课程交互的全新教学方案,依靠行动导向理念创新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将行动目标融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梅.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科技风,2022(16):100-102.DOI:10.19392/j.
[2]冯长松.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2,13(09):124-125.
[3]谢璐丹.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05):115-117.DOI:10.19695/j.
[4]潘志娟.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22(14):10-12.DOI:10.1939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