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绘图能力和工程素养。然而,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往往侧重于技能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实现全课程育人。本文旨在探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一、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重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到作为机械行业从业者应有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从而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此外,这种建设还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使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拥有了宽广的视野和高尚的品德,为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时代精神以及职业道德规范。这不仅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教师应深入挖掘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从学科发展史中,教师可以讲述机械制图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如古代的《天工开物》中的机械绘图、现代精密制造技术的突破等,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通过了解我国机械制图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从而更加坚定地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同时,教师应结合我国当今的制造强国地位,向学生展示我国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如高铁、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些成就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够坚定他们的道路自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此外,遵守国家标准是机械制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通过讲解国家标准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使他们明白在职业生涯中必须严格遵守行业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这种对规则的敬畏和遵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力量,他们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在机械制图这类技术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他们需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专业技能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这要求学校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更要重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思政教育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帮助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重要性。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效途径。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此外,中职学校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种正向激励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还能够促进整个师资队伍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专业技能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然而,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单一的技能评价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中职教师应积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在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中的技能掌握情况,更重视他们在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在职业道德方面,教师应评价学生是否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这些素养是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工匠精神方面,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具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以及是否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持续改进。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教师应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及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职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轨迹,进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同时,这种评价体系还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三、结语
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技能,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实现专业技能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钱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的途径与方法探究[J].时代汽车,2023,(07):44-46.
[2]陈光宇.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