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而产生的对管理模式的需求。精细化管理,简而言之就是要落实管理责任,细分管理对象,明确责任实体。它要求每一个层面的管理者的尽职,无论企业老总还是班组组长,精细化管理都要求其对待工作落实到位,对待任务日清日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精细化管理在油田企业内部已被倡导多年,在油田生产用电运营方面也一再被强调。整个油田生产用电的精细化管理,从最初的摸不到头绪,到后期的已成体系,再到现在的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已经被融合进了行业性质及公司特色之中,成为油田生产用电企业管理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一、制度标准化体系,实现行为管理规范化
制定标准化制度体系。对油田生产用电运行中现有的岗位职责、安全职责、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岗位工作标准及企业标准进行梳理和修订,让各项制度更加符合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的现状。为了保证制度得到切实的落实,应将岗位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并建立与岗位责任制相对应的动态考核机制,让每一条工作标准、规章制度,都能够有对应的考核标准,做到“事事有人管,管理有标准”。
细化作业工序标准。精细化的操作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指的是企业活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而每一名员工都应遵守这种规范,从而让企业的基础运作更加正规、规范和标准。在油田生产用电的日常运营中,为了让作业工序更加便于监督、控制、考核,可以首先在主要工种中推行标准化作业,进而对每一项工作的工序做出规定,内容应涵盖油田生产用电运行所有的工作范畴。制定的工序标准应尽可能的考虑到每一个工作细节,让管理体系达到“精致”。
实施“5S”质量管理体系。“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修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五个词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而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养为内容的活动,则称为“5S”活动。
通过实施 “5S”管理,规范工作现场,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最终目的是提升人员的品质,养成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如革除马虎之心,凡事认真对待;遵守各项规定,维持工作环境,以及相互给予配合,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等,为精细化管理拓展出一个更加“接地气”层面。
二、精益生产过程,实施全面现场精细管理
油田生产用电管理是一个覆盖面大、安全要求高、技术复杂的过程,要达到现场管理整体的精细化,不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是无法实现全面现场精细化管理的。可以在油田生产用电行业“两票三制”(操作票、工作票,交接班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制)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员工责任心,强化安全管理的细节,例如,将线路分段承包给每名职工,落实责任,使得人人肩上有责任;要求外线人员按照线路分级管理的要求,对线路实施巡视工作,对线路进行可视化管理;实行线路转角、耐张杆安装避雷器方法的改进;进行高压绝缘棒多功能的研发使用;细化现场操作流程,创新工作模式,实现精益生产等等。
线路的分析管理指的是针对线路巡视周期达不到规程的问题,建议对线路进行分级管理,针对线路的运行状况,分三个级别进行管理,对每个级别制订不同巡线周期。例如,“一级”指电压等级高、负荷重要、缺陷较多的线路;“二级”指负荷较重要、缺陷较一级少的线路;“三级”指负荷不重要、缺陷少、运行状态较好的线路。一级线路计划20天一个周期;二类线路30天一个周期;三类线路45天一个周期,由此解决线路安全性与人员有限性的协调问题,提高线路安全控制度。另外,为进一步确保线路安全运行,使事故率降到最低,可以对所管理的线路进行摄像资料录取工作。在公司的网页上制作线路视频网页,每年进行资料更新,使公司各职能部门都可以通过网页查看线路视频资料,有利于线路的缺陷暴露和运行监督。
三、细致设备管理,实现最优运行
设备标识管理。补充和完善线路、设备的编号和安全警示牌,落实“统一规范”的原则。例如在水塘、河流、养鱼池附近杆塔上悬挂“高压危险、禁止钓鱼”警示牌,在管塔及铁塔上悬挂“高压危险、禁止攀登”警示牌,在变压器台上及相关油田生产用电设备上悬挂“高压危险、请勿靠近”警示牌,通过各种标识牌及警示牌的悬挂,强化了标准化现场管理。
设备承包管理。油田生产用电变电站的各班组不仅可以将线路分段承包下去,也可以将每台设备承包到人头,按照线路及设备评级标准,每月对所有线路及设备评定一次,对达不到一类标准的线路及设备的制定整改方案,使线路及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同时要求每个承包人做到懂线路巡视、懂设备使用技巧、会线路事故处理、会设备排除故障、精线路及检修维护,以此方式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实施设备精细检修。为了使设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须定期组织油田生产用电检修。由于线路、设备停电检修时会影响到油区生产及生活用电,因此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满足客户用电需求,如各三级单位在制定检修计划前提前与用电大户进行协商。在油田生产用电检修整体管理中,要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坚持过程控制为核心油田生产用电精细检修工作理念,强化检修工作的“精”和“细”标准,将责任具体化,将控制明确化,将工作流程化。线路检修工作要求工作负责人认真办理线路停电第一种工作票,同时下设各小组使用作业指导卡,所有参检人员进行安全措施确认后方可开始检修工作。在居民区或交通道路处的杆塔检修使,应加围栏,并设专人监护,设置了应急安全疏散通道,标明疏散方向。通道畅通无阻,标识清楚显眼。还采取了精细管理小办法:接地线直观化管理、工器具便携管理、线路双编号管理;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检修现场管理井然有序,环境规范整洁,有力的保障了人身安全,保证了油田生产用电检修有序进行。
总之,现代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性,而对于油田生产用电的运营管理,其复杂性、危险性等特征则更是对各类细节操作高标准、严要求。因此,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油田生产用电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成败,尤其是当油区油田生产用电在硬件设施上面临落后的现状。精细化管理并非一个固态化的目标,它是不断发展着的,需要企业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及自身状况,设计出对自己的管理切实有效的精细化体系,从而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卓越,成长为令人信服的“百年老店”。
参考文献:
[1]陈海燕.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及其操作.企业管理与改革,2019.09
[2]刘晖.有序用电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过程.油田生产用电需求侧管理,2020.01
[3]张广安.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1.03
王勇(1972.02—),男,山东寿光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专业方向:生产运行(油田生产用电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