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网变电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运行维护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和供电质量。然而,当前电网变电运维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可靠运行。因此,深入分析电网变电运维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检修策略,对于提升电网运维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网变电运维现存问题
电网变电运维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和运行年限增加,部分变电设备逐渐老化,性能下降,难以满足当前运行需求。受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老旧设备更新换代工作进展缓慢,导致电网整体性能下降,安全隐患增多。部分运维人员检修意识薄弱,对设备巡视和检修重视程度不够,设备故障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检修记录管理不到位,记录不完整、不准确,无法为后续检修提供有效参考,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人为误操作问题时有发生,运维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加之对新设备、新技术不熟悉,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实践,增加了误操作风险。此外,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自然因素以及盗窃、施工破坏等外力因素也可能对变电设备造成损坏,为运维工作带来更多难度和风险。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电网变电运维水平,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二、电网变电运维技术检修策略
(一)加强设备更新与改造
针对电网变电设备老化这一突出问题,加强设备更新与改造是提高电网运维水平的重要举措。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配置,为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同时,要加快更新换代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更新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设备更新,确保设备性能满足电网运行需求。在更新过程中,要加强对新设备的引进和应用,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全面提升电网的整体性能和供电质量。新设备的选型和质量把关也不容忽视,要严格按照电网运行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对新设备的性能参数、可靠性、安全性等进行全面评估和筛选,确保其能够适应当前乃至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电网运行需求。此外,还应加强对设备制造厂商的资质审查和管理,建立健全的供应商评价体系,从源头上把控设备质量,为设备更新提供有力的质量保证。只有不断加强设备更新与改造,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设备老化问题,实现电网运维水平的整体提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检修记录管理制度
完善检修记录管理制度是提高电网变电运维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建立健全的检修记录管理制度,需要从制度建设、执行落实、分析利用等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制定规范化的检修记录填写标准和格式,明确记录内容、填写要求、频次等,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同时,要建立检修记录的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记录的集中存储、便捷查询和高效管理。其次,要加强检修记录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将记录管理纳入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职责,强化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运维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在设备巡视、定期检修、故障处理等环节,认真填写检修记录,及时更新记录信息,做到“应记尽记、有据可查”。再次,要注重检修记录的分析利用,定期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设备运行规律,识别故障隐患,为预测性维护、可靠性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撑,不断优化检修策略和措施。通过对检修记录的深入挖掘和应用,可以有效指导后续的检修工作,提高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起完善的检修记录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才能切实发挥检修记录的作用,为电网变电运维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推动运维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
(三)提高运维人员专业素养
提高运维人员专业素养是保障电网变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运维人员是变电设备运维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运维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决定性影响。为此,必须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一方面,要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学习活动,邀请专家开展理论讲解和实操指导,使运维人员全面掌握变电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设备操作、维护、检修等实际技能,尤其是对于新引进的设备和技术,要通过专项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并掌握。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加强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严格考核安全技能,使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规蛮干和侥幸心理,切实做到“不伤人、不伤己、不伤设备”。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运维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操守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多维度、全方位提升运维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运维队伍,从人员根本上为电网变电运维保驾护航,推动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强化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是电网变电运维工作的重中之重。电力系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福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运维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工作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流程,规范人员行为,严防违章作业和操作失误。同时,要根据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做到有备无患。要加强对运维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检查,落实专人负责,明确安全责任,做到严格考核,违规必究。通过“经常检查、重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事故苗子。针对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自然风险因素,要与气象、地质等部门加强联动,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针对人为破坏、盗窃等外力风险因素,要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强化治安管理,加大打击力度。
结束语
电网变电运维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建议,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创新,优化运维模式,引进先进技术,电网变电运维水平必将得到全面提升。未来,随着智能电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电网变电运维将向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为建设安全、可靠、经济、绿色的现代电网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变电运维中的风险控制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3,40(10):116-117.
[2]张浩.变电系统中的运维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09):234-235.
[3]林海波.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的预控措施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03):164-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