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研究
白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白剑,.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研究[J]. 设计研究,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10.
摘要: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物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人们受到外界经济的影响,居住意识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逐渐追求居住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但当前民用建筑因为受到一些设计理念的影响,朝着集中化的趋势发展,人员密集度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引起重大伤亡事故。因此相关人员需要认识到问题根源,采用最新的防火技术标准进行设计,为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 民用建筑设计;建筑防火技术;运用
DOI:10.12721/ccn.2024.157010
基金资助:

在展开具体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才能确保建筑防火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在火灾发生的状况下,能够有效降低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何保证防火技术的科学性运用,对于建筑设计人员而言需要处在重点考虑的范围之内。因此,建筑设计人员不断地对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运用的标准化进行汇总研究,对于提升建筑安全系数,促进建筑设计相关理念的更新和进步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1 现代建筑火灾形成的特征

现代建筑中的火灾有很多特点。首先,火灾形成的原因相对复杂。具体而言,由于当代城市建筑的内部功能设置相对全面,各种机电设备和管道设施交错连接,任何部分的相应故障问题都可能导致相应的火灾事故。如果火灾事故进一步发生,将导致火灾迅速蔓延,这将对现场造成广泛破坏。除此之外,在现代建筑火灾隐患中,还存在火势不易控制的状况,具体来说,在当今楼宇高层建筑物出现火灾事故时,火势会沿着通风管道以及易燃、易爆物快速蔓延,进一步扩大燃烧损毁面积,给各个楼层造成较大的破坏,同时高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存在较大的困难,从而导致火势不易控。除此之外,在现代建筑发生火灾事故之后也会面临较大的救援困难,具体来说,由于建筑物内部布局复杂、功能繁多,当出现火灾事故时,消防救援人员无法使用现有的救援设备在短时间内完成快速的人员抢救以及财产抢救;此外,由于当代建筑物具备较大的面积跨度,人员撤退相对较为困难,极容易造成人员踩踏事故;其次,当代建筑内部还具备较多的可燃物,随着当前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功能不断增多,建筑物内部燃烧物往往具备相应的毒性,会导致人员中毒。

2 当前民用建筑在消防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 建筑材料选择存在缺陷

当前开发商在建设民用建筑时,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基本是选择用最小的资本投入,获取最高的利益,导致部分民用建筑使用的材料,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材料不符合当前的建筑建设标准。结合部分民用建筑的材料测试情况,可以发现这些材料不具备较强的防火性能,很多材料在测试中非但无法做到有效阻隔火势,反而会起到助燃剂的作用。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人员在遇到火灾情况时,容易面临较多的危险。

2.2 建筑自身的设计问题

随着建筑业的体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建筑物逐渐朝着复杂性以及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工作者也往往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给实际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工作增加了相应的难度。由于现代建筑规模普遍较大,且通常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建筑内部普遍采取了公共区域的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求,但是也相应加大了消防安全设计的难度,在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矛盾,使得各类固定消防设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此外,部分建筑内部还普遍使用了可燃易燃类装饰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迅速蔓延且伴随有大量有毒烟气的产生,同样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人员安全疏散的难度。

3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

3.1 合理设计通道,统筹部局划区

民用建筑消防设计之所以不能规范,是因为目前的民用建筑结构比较复杂,内部设计方法需要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在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优化居住区的总体布局。根据住宅区的位置,应设计相应的消防安全通道,以确保该通道能够让消防车顺利通过。在消防通道设计期间,可以安装不同的消防隔离门,方便居民在遇到火灾情况时,可以做到安全逃离。通道门一般不上锁。在每层民用建筑中,要时刻注意水系统的设计,可以让消防员在使用期间,能够及时利用水源进行灭火操作,防止火灾扩大造成严重的损失。一般对高层民用建筑而言,日常除了要准备相应的灭火装备外,还需准备相应的消防水枪等。

3.2 选择防火材料

为了保证民用建筑设计符合国家的标准,设计师在具体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建筑防火材料的选择。只有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建筑施工材料的防火性,在火灾发生的状况下才能有效阻止火灾的蔓延,从而提升建筑的整体防火性能。在选择防火性较强的建筑材料时,可以从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价格、使用方式、环保性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然后按照国家标准化建筑防火技术应用的要求展开相关检验工作,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即可。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对建筑材料的耐高温能力进行测验,保证建筑材料在高温条件下能够不易变形。且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和有毒、有害的气体,可以有效提升居民疏散的速度。

3.3 合理选取消防供水系统

在设置消防供水系统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参考消防救援工作的范围,设置独立的集中分区消防供水系统,以满足现代建筑消防救援的用水需求。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消防供水设计主要是结合分区供水以及部分区供水两类,具体来说,在分区供水设计中涉及到并联、串联、减压阀三类供水措施,在并联分区供水过程中,每个区域都自成一套供水系统且互不干扰,整个系统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并联供水系统却具备较高的造价,维护较为困难;而串联分区供水能够依托各区域水泵压力相近的优势,完成集中供水,但是串联分区供水也具备较高的造价,同时在对相关设备进行管理、管控时还具备较大的难度;而对于减压阀供水是当前民用建筑消防供水中常见的一类形式,其具备简便的运行系统,且造价低廉,因此非常适用于大范围区域的供水服务,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减压阀供水的形式,完善相应的供水系统。

3.4 设计防排烟系统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火势会对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烟气也是最主要的危害因素,对此要在高层建筑中建设消防排烟系统。垂直管道井是火势爆发时火势竖直扩散的唯一渠道,在建筑出现火灾的情况下,电梯井则是内部人员暂时躲避的良好地点。消防专用电梯间是火灾发生时消防队员迅速进入高层建筑内部的良好途径,也能够避免烟雾在管道中扩散,确保救援人员和临时避难人员的人身安全。高层建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在楼梯间和管道井处设置高压排风装置,并将装置设置成火灾自动触发模式,这样一旦发生火灾,高压排风装置能够立即运转,借助巨大抽力将楼梯间、管道井内的因火灾产生的烟气排出,并注入新鲜的空气,在装置高速运转状态下也可防止烟气再次通过管道流入其中。

结束语

民用建筑中的人口数量众多,而且人口十分密集,所以想要减少火灾出现的几率,需要针对设计、建设及使用环节转变工作理念,紧盯人员疏散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制定出合适的消防方案。此外,在设计中,要做到多角度考虑,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李贤磊.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分析与防火监督工作思考[J].河南建材,2018(02):272-273.

[2] 王大刚.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73-7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