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情况、地形特点及土壤环境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森林栽培管理工作中的侧重点也有一定的差异,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以饶河县为例介绍自然环境特点及森林管理现状
为了科学分析出目前的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主要以黑龙江省的饶河县为例,对自然环境特点及森林资源的管理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
1、自然环境特点
饶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境内有5个农垦国营农场,11个森工林场。饶河县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黑龙江省内为第三积温带。当地四季分明,冬季漫长,降水偏少,气候干燥而严寒;夏季短促,降水集中,气候湿润而温热。
同时,饶河县境内有乌苏里江和挠力河两大水系,均属于黑龙江水系。同时,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沼泽土为主,土壤中养分较高,有机质、氮、钾含量极为丰富。饶河县森林资源面积3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1%,人均占有林地2.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822万立方米。主要有红松、水曲柳、杨、柞、椴、桦等树木几十种。既是黑龙江省天然林区之一,又是全省重要的木材集散地。因此,当地十分适宜发展林业产业。
2、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在实际进行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时,当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大多数受众都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爱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仍然存在乱砍滥伐的情况。同时,在森林旅游区,游客存在有乱扔垃圾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及破坏,是目前管理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所在。此外,树木生长过程中容易诱发病虫害问题,将直接影响树木的存活率,需要林业管理人员积极研究预防病虫害的方法。不过,由于森林覆盖率面积大,传统的人工管理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发展需求,影响着工作质量及效率。不仅无法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还会增加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再加上林木生长极为缓慢,而且质量低下。这其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原始林向次生林转变,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化,直接造成了的森林资源的无端浪费,还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这就需要林业管理人员积极结合实际问题,研究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方案的对策。
二、新时期科学优化森林资源管理方案的可行措施
在实际研究如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时,必须要重点结合目前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难题以及树木资源的生长习性,科学拟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1、宣传教育及管理工作
在进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时,应当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同时,还应当结合森林资源被破坏的危害性,在社会范围内引起受众群体的重视。具体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时,可以制作一些公益广告,利用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进行宣传,也可以召开一些讲座,提高受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应当重点结合国家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的管理结构体系,利用严格的管理条例约束人们的行为,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真正达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目的。
2、建设森林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是我国实行已久的一项基本国策,森林防护林体系有很大的价值,如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土等,在社会主义工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防护林不仅能够使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良,而且还能为劳动人民构建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防护林一直是森林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应在现有防护林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行防护林、巩固防护林工程建设工作。如此一来,森林资源的种类就能得到丰富,水土的涵养量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3、林木的栽种管理技术
“三分造七分管”,对森林资源的养护工作很重要。因此,林业管理部门想要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解决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问题,就必须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科学选择树木的种类,并进行育苗管理工作。比如,在栽植完毕要用竹木搭好支撑架固定,以防风袭。然后,应当结合树木生长习性,合理开展浇水施肥的工作。浇水时,要提前关注天气预报,避开雨季,以免发生洪涝灾害。而施肥工作则应当对肥料种类进行选择,要选择无公害、无污染的肥料,并需要结合土壤环境分析营养成分的构成情况,这些都是提高树木存活率的关键环节。另外,栽种管理工作还包括除草、枝叶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具体工作必须要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原则,严格规范工作流程。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林业管理人员引起重视。
4、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核心,努力增强林木业生态建设中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林业的综合效益为目的,建立新的林业机制,提高林业的生产水平。要切实加强林业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效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全方位地提高林业综合水平,提高林业的产业综合实力。首先,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以采伐销售作为唯一经济收益手段的经营模式,要注重资源培育,发展林下经济、绿色经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在资源培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景观资源,开展森林旅游,完善林业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应当构建网络管理工作平台,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对森林资源的生长情况、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及人们在旅游时是否存在乱扔垃圾的情况进行记录,方便进行集中化的管理,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降低经济损失,保障树木的茁壮成长。这还需要林业管理部门积极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其具备操作信息技术完成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真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林业产业的发展难题。
结论:在时代发展进程下,新时期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开始朝着信息化的角度发展。由于人为因素是影响树木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林业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在社会范围内积极展开宣传教育工作,并结合国家管理机制完善内部的管理结构体系,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要科学开展森林防护林的建设工作,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科学选择林木种类,要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