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小麦种植技术 助力乡村振兴
孔宪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孔宪萍,. 切实加强小麦种植技术 助力乡村振兴[J]. 城镇建设与科学,2022.11. DOI:10.12721/ccn.2022.157663.
摘要: 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和完善工作,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的落实,这样才能为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小麦种植技术要点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小麦种植产能的提升和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小麦;种植技术;乡村振兴
DOI:10.12721/ccn.2022.157663
基金资助:

一、引言

在小麦的种植栽培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有效推行更切实可行的抗病虫害品种,充分体现出品种优势和应用价值,同时在节肥方法,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一系列相关方面也要进行切实有效的强化,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进而为小麦增产增值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种植户要充分明确小麦种植技术和相关内容,落实各项实施策略,进而推动小麦产量质量的提升。

二、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1 针对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在针对小麦进行种植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宜性更强,质量更优的品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必要前提。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要想体现出增产高质的效果,在种子选择方面要符合相对应的标准和要求,小麦的种子色泽不能过于暗淡或者鲜亮,要确保其具备应有的优良的生物性状。同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水文条件,选择适应力更强,环境抗逆性更优的种子,以此确保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更有效的适应环境因素,同时对于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有足够的抵御能力。在播种之前,也要着重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种子进行相对应的暴晒或者浸泡等等,以此使种子的生命力得到激活。同时有效实现消毒杀菌,对表面的病菌或者病毒等等进行相对应的消除,以此确保肿瘤的抗病虫害能力得到激活,为其成活率和生长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针对病虫害发生区域和特点, 拌种防治, 针对虫害、病害多发区, 可用辛硫酸或甲拌磷等药剂进行拌种, 药物与种子的比例为100:0.1至0.2为宜。

2 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地。在小麦的整地过程中,要想体现出良好的整地效果,要确保小麦的根系有良好的生长效果和吸收功能,使整地工作符合相对应的要求和标准,有足够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使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得到充分的激活,这样才能为小麦营养水分的需求的满足提供必要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原有的土地营养成分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深耕层 (机耕在25 cm左右, 畜力犁则在20 cm左右) , 综合细耙、多耙嗯各项工作要有效配合,对于比较大的哈喇要进行相对应的粉碎,同时要充分做好相对应的防旱保障工作,确保地面足够平整,符合相对应的要求和标准。同时要满足上送下施的要求,进而确保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同时对于田间的灌溉渠道起到疏通效果,为小麦的增产稳产提供必要的优良的环境。

3 进行针对性的播种工作。在播种的过程中要着重针对播种的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如果种植密度过小的话,会使小麦对于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造成严重影响,使其生长质量受到严重损害。如果种植密度过大的话,虽然保障了玉米生长需求的营养元素,但是针对农业资源和土地资源来讲,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浪费,因此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的控制,同时也要选择更科学可行的播种,使其在播种时间方面要有效控制。在玉米的增产栽培技术中,这是关键所在,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确保播种时间在10~11月份左右,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要落实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前或者延迟播种再播种,时间方面要和播种量有效配合,对于播种量要有效控制在10至12.5 kg/667 m, 在播种方式方面要尽可能实现机械播种,以此为主要内容匹配相对应的人工操作模式。

4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在小麦的施肥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精准有效的施肥和营养攻击,这样才能体现出小麦的增产增收的效果,进而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落实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小麦施肥过程中,要着重做好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的科学配比工作,使各项营养元素足够平衡。 例如:地块底肥中磷肥不足, 则要配合使用氮肥及磷肥,进而确保小麦的生长更加良好。在生育期、拔节阶段、孕穗开花阶段, 对于小麦的生长要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针对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密的把关,同时要施加一定成分的肥料,使其健康茁壮的生长,同时要着重针对肥料的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以此有效规避探亲或者倒伏等相关方面的问题。

5 进行更切实有效的田间管理工作。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田间管理方法,并且充分做好

苗齐、苗匀、培育壮苗的管理。例如:要在小麦出苗后尽早查苗, 有缺苗现象要及时补苗, 小麦3至4叶期则要以疏密补稀的原则进行补苗等。另外,对于小麦的浇水时间要有效控制,麦苗移栽之后要浇一次水,以此确保幼苗可以长齐,确保麦苗可以安全越冬,在春季生长过程中可以有更加良好的营养和水分支持。除此之外,要充分做好小麦的病虫害以及生长情况的监控和应对处理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等,进而确保小麦的生长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6 从根本上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1) 物理防治。增产种植过程中, 从选种开始, 就是开始物理防治的第一步, 以达到种苗自身的抵抗力的最优条件, 因此, 种植人员通过选种可挑选抗病虫性能较优的种群, 最大限度调控病虫害发生概率。其次,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重确保小麦作物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营养的吸收,这样可以呈现出良好的物理防治效果。

(2) 生物防治。培养天敌生物进行虫害防治, 是最为科学和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害虫得到更有效的抑制。例如:中华螳螂、益性瓢虫, 形成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

(3) 化学防治。麦蚜防治中, 应选择在小麦扬花前, 可调配浓度为1.5%的乐果粉剂1.5至2.0 kg/667m。在穗期治愈期, 应同时考虑小麦锈病和黏虫, 每667 m用抗蚜威、粉锈宁、灭幼脲各2 g混合调用。此外, 在上一季种植时*壤中会有一些害虫残留, 播种前, 平均每667 m用40%的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然后均匀的搅拌在地表进行泼洒,这样可以使地下水中得到充分的治理。

三、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充分看到,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充分落实相对应的种植技术,并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这是关键所在。在实践的过程中要落实相关技术要点,并且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农业发展目标,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等,进一步落实相对应的技术内容和实施策略,进而推动小麦产量质量的提升以及综合产能的提高,为小麦产业以及粮食作物的良好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静江.小麦栽培关键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8):113.

[2]龚静江.小麦栽培关键技术要点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6):117.

[3]于丽娟.浅谈小麦栽培关键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相关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1):76.

[4]杜海萍.试论小麦栽培关键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方法[J].中国科技投资,2016,(29):31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