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
吴国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国臣,. 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 林业研究,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摘要: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人们给予了林业领域的发展更高的重视,在加强绿化管理的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林业工程技术,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促进林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进步。本文主要对于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技术应用应当遵循的原则入手,探求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促进林业领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林业工程技术;造林绿化;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基金资助:

一、引言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我们未能充分认识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选择牺牲林业资源来谋求经济发展,对于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为了营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空间,我们必须积极寻求有效的方式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提高林木资源的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林业工程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造林绿化领域当中,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下文中,我们就具体对于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旨在为促进林业领域发展水平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二、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其一,适应性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开展绿化造林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切实需求,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生态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林木种类的选择,尽可能的为林木的生长营造适宜的空间,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基础知识,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进步。相关人员应当严格依照已有的规范要求落实各项工作内容,在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之前,深入区域内充分了解各类自然条件,确保造林绿化工作的有序推进。

其二,保护性原则。从本质上来看,之所以要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保护环境。如果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需要牺牲原有的环境体系才能够得以推进,那么造林绿化工作应有的作用自然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应当尽可能的避免对于周边区域内已有的植被造成破坏,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更大程度上展现造林绿化工作应有的价值。

其三,维护性原则。众所周知,开展造林绿化工作能够起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作用。林木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水量作为支持,但在我国许多较为荒芜的地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为匮乏,我们可以选择在荒山上适量的种植灌木和覆盖草丛,形成更为有力的林木生长空间,更大程度上展现林业领域发展所具备的优势。

三、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选择恰当合理的栽植时间

将林业工程技术引入到造林绿化工作体系当中,要求我们能够先完成育苗工作,当苗木在苗圃中生长至一定阶段后再进行移植。为了充分保障苗木的生长质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理因素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合理的控制栽植时间。一般来说,针对生长效率较高的苗木,可以提前进行移植,尽可能的提高移植工作的开展效率,选择恰当合理的苗木运输路径,如果运输距离较长,建议能够保留较大的林木土球,并在其根部以及叶片出喷洒水分,避免因脱水过于严重而降低苗木的成活率。另外,相应的工作人员应当尽可能的选在雨季进行苗木移植,确保苗木的生长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支持。

(二)采取有针对性的栽植方法

生长于不同区域内的林木往往会受到不同生长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为了有效强化绿化管理水平,建议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移植方法。举例来说,以林业种植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常绿阔叶林木为例,在进行移栽前可以适当的进行修剪,使林木的核心枝干部分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支持,充分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另外还有许多的林木对于生长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更换了生长环境,极有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此时建议能够采取带土球移植的方式,为林木的移栽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如果在运输的过程当中难以保留较大的土球,可以选择在林木的根系覆盖土壤,喷洒适量水分,并覆盖塑料膜等方法,降低水分的挥发效率,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三)做好林木的抚育管理工作

林木在移栽完毕之后必须做好苗木抚育与苗木管理工作,许多林木之所以在后续生长阶段中会出现大批量的死亡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只注重前期的移栽,而未能关注到后续的管理。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由于长期缺乏林木的覆盖,地质条件逐步恶化,越来越难以满足林木的生长需求,裸露的地表难以充分保障林木生长的稳定性,针对此类现象建议在后续进行林木管理时能够注重做好防风管理,尤其是对于刚刚移栽根系不够稳固的苗木更应当重点加以保护。另外,林木在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莫过于病虫害问题,许多病虫害问题难以完全根除,如果直到病虫害发生再寻求有效的方式予以应对,林木的生长情况必然会受到一定的破坏,因此我们更应当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首先,在林木移栽之前,全面的进行整地处理,系统的进行土壤消除,消除潜在的病虫害隐患。其次,定期清理林间杂草,在必要时将树干涂白,减轻其所受到的病虫害困扰。最后,针对已经发生的病虫害问题,有针对性的选取应对方法,无论是物理防治、化学防治还是生物防治,都具备着相应的优势。建议能够采取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病虫害问题处理的全面性,从根本上消除病虫隐患,降低病虫害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加强后续的相关管理工作

为了有效提升林木的生长效率,保障林木的生长质量,我们需要为林木营造足够良好的生长空间。首先,强化林木的灌溉水平,保障水分施加的适宜性。如果灌溉水量过多,极有可能会导致涝情的出现;如果灌溉水量过少,则会降低林木的生长效率。其次,加强对于李牧的规范管理,更多的引入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优化林木的生长环境。在必要时选择是加适量的肥料,确保林木的生长能够获得更多的肥力支持。最后,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在冬季来临时,建议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做好相应的防冻措施,采取为林木包裹“树衣”等有效方法,减轻冻害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是难一蹴而就的,其对于社会、经济与生态领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持续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我们既要给予造林绿化工作足够的重视,更应当积极寻求正确的方式促进造林绿化水平的提升。将林业工程技术引入到造林绿化体系当中,一方面能够提升造林绿化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能减轻相关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压力,加强对于林业资源的优化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还应当探求更加行之有效的林业工程技术方法,为造林绿化的工作的开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太平. 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 花卉, 2020(6):201-202.

[2]兰光雄. 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

[3]崔永柱, 周英杰.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J]. 工程技术(全文版):00162-00163.

[4]张光美. 论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 No.220(03):163-16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