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在逐渐壮大,由农村到城市,农业到工业的区域变也促使水土流失在不断发生变化,最近几年来,通过对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观察,发现水土流失的面积在不断扩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化而造成的,而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护效率,则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几点要求,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研究,落实水土保持对策。
1水土流失变化的特点
1.1 水土流失地域方面的变化。水土流失中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变化,水利工程的创新、规模的建设与壮大等,都与水土流失区域化有着密切关系,导致水土流失逐渐延伸到城市、平原、工业区等地域中。
1.2 水土流失强度方面及分布的变化。水利工程建设时往往会用到各种各样机械设备实施挖掘,对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破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而加速了原本不严重的水土流失越发严重,与此同时土壤强度以及养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仅强度下降,养分也会逐渐流失,侵蚀速度越来越快,水土流失面积越来越大,最终呈现不规则流失状态,同时也影响到了周边的土壤与水源。
1.3 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方面的变化。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壮大,导致了水土流失范围越来越广,与自然水土流失状况相比,面积不仅增大,控制难度也有所增加,而且危害性远高于自然水土流失,成为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灾害。
2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重点
2.1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危害。水土流失对多个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危害和影响,如:大量植被在水土流失作用下被连根拔起导致根系外露,水分减少,营养不良进而干枯而死;水土流失加速,还可以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呈完全破坏和半破坏状态,使得农作物大量减产。在水土流失的影响下,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洪涝等其他自然灾害况;相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域地质比较特殊的环境中,如山地较多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生长稀少,再加上暴雨的冲击就会非常容易发生山洪,对当地的居民造成生命安全及财产上的损失。
2.2 解决的重点。在对水利施工建设中加强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取料场的推土保持研究性态度,主要因为水利工程是一项工程量较大的建筑施工项目,在材料应用方面往往就近取材,以建筑工地为中心呈现放射性分布,并且在采料深浅度方面也没有科学标准,只是根据所处位置施工量的大小来实施,这对施工区域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破坏行为。其次,要在防护林带方面进行考虑,遵守当地政府的要求、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施工地区的林带进行保护,尤其是水利工程竣工后的防护林带建设更要做到完善,防止水土风蚀。最后,水利工程周边坝体进行严密的施工,加强对冲刷严重的坝段护坡施工,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护坡形式,防止因冲刷、侵蚀严重而导致的塌方事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
3.1 水库枢纽区防治措施
水库枢纽区可以利用开挖方作为防治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例如开挖方的石渣可以用于临时挡墙堆砌、填补坏掉的公路等;开挖方的泥土可用于种植建造绿化带,因为这种土有机含量高;在坝体与山体的连接处、发电厂房后侧开挖边坡等处,设置浆砌石截排水措施。注意在开挖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掉坡面上的松动碎石。
3.2 道路工程区防治措施
道路边坡处:道路的周边要种植一些不易死掉的树和一些花草来固定边坡土壤,确保道路边坡的稳定性,并且要在山侧设置截水沟以拦截山坡水。局部堆体边缘处:在库内正常水位以下的局部堆体边缘,可以进行浆砌挡墙护坡处理。道路外侧:道路外侧可以通过种植行道树来进行绿化,并且要辅之以撒播草种来保持道路边坡的稳定性。
3.3 施工临时设施区防治措施
管理区占地施工初期地坪初平后可用作坝区枢纽施工场地,场地周边视地形需要增设排水沟及沉沙池。施工后期拆除施工场地内临时设施,并做好绿化措施。
3.4 料场防治区防治措施
对于料场场址应尽量选择占用施工以外的少量区域,在料场施工期间,一定要合理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作业,确保在减少对土地影响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可以设置砌石墙来对边坡开挖等地段的施工进行分台作业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巩固边坡。完成料场施工作业。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加强料场防治区的检验工作,待一切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使用。与此同时,要注意保护料场周边的植被,减少其破坏。
4 加强水土保持有效途径
4.1 对水土流失进行依法防治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在逐渐增强,人口数量也是达到了14亿人口,因此,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土地开发利用中有一些问题的从在,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对此国家推出了相应的法律来保护和完善水土建设的发展,《水土保持法》的有效落实很大程度上防治了水土流失,相关部门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态度。
4.2 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教育宣传力度
水土的保护和有效实行水土保持工作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更需要广大群众加以宣传和了解,政府领导及相关负责人要带领群众,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让每个人都知道保持水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更深层次上贯彻水土保持,避免水土流失的大量出现。
4.3 强化监督,促进发展
强化监督对水利工程施工进展、水土保持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很好的作用意义,而监督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采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治理的政策,并将相关的预防工作落实到实处,只有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有效的落实到实际水利工程建设中,才能使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5、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投入日益增多, 但收到的效益却并不是很明显, 主要问题在于水土流失严重。 水利工程不仅要在充分发挥出该有效益的同时,还要减少一些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 施工人员、 周边群众等必需具备良好的水土保持预防意识。如果把良好防范意识做到位,便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土壤环境和水文条件的影响, 从而更加有效的维持好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李锦蓝.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000(023):4115-4116.
[2]郝庆帅.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20):116.
[3]林健.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对策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9, 000(022):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