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都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涵盖范围之内,在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矛盾日益突出的趋势与背景之下,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以及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必须不断规范这两项建设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从根本上保障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状态。
一、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
受到强买强卖、私自挪用林地等不良现象的影响林地资源呈现出逐渐减少的状态,在严重流失土地的影响之下林业发展也受到较为消极的影响。在借助必要措施与手段的基础上,对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是避免林地资源受到破坏的重要手段,可以从根本上保障林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粗放型经济是我国企业所使用的主要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发展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环境保护工作,进而导致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状态,这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阻碍。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上述现象的改善我们必须借助科学的措施与手段开展一系列的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工作。
二、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策略
1.加大宣传
我们可将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看作为一项工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实质与目标,这不仅是林业部门所必须尽到的责任,同时全体公民也要尽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从相关部门角度来说,必须利用一切途径在原有基础上极大宣传力度,其中主要包括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主要宣传内容为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促使公民的环保意识得以有效增强,同时也可促使公民真正参与到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中来。
2.加大林权体制改革,落实补偿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林地的主要使用权在政府手里,而林地作为生态林业建设的基础,在发展生态林业建设中,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林地,很显然,在这种体制下,人们不会主动的参与到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来,认为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
为了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就必须对林权体制进行改革。要确定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所有权,提高林地资源保护管理效率。其次,在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开展承包经营的方式,进而吸引更多的林农来承包林地。由于是承包的方式,林地资源的好坏关系到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能够有效的激发林农保护林地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为了更好地调动林农的积极性,政府应当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并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生态林业建设补偿资金,对那些在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林给予补偿,进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3.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面对林木资源日益紧缺的局面,退耕还林,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对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中,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应当重视造林工作,利用宜林荒地开展造林活动,增加森林面积。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之所以我国现阶段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效率低,与我国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有着直接的关联。而林地资源保护工作离不开法律规章制度的管理。
相关部门应当针对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来约束行为,进而更好地推动生态林业的发展。首先,相关部门必须提高执法力度,将《森林法》、《林地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严格落实下去,严格按照法律规章来办事,杜绝一切非法破坏林地资源的行为,对那些非法破坏林地资源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打击和惩处;其次,要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完善相关责任,全面执行林业法律规定标准。另外,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林业执法队伍,加强林业执法监督,进而促进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
三、对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使用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推动作用
1.林地资源总体规划设计是生态林业建设规划基本框架构建的前提
在搞好林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林业建设的要求,对林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掌握林地的合理用途,这还需要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林业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东北地区为例,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体,有着肥沃的黑土地资源。因此,在开展生态林业建设及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耕地面积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情况。要限期退耕还林,加强管理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
2.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生态林业建设的有力保障
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是林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当前国家对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对林地的征占用管理在《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等多部法律当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林地规费的管理和使用。以牡丹江市为例,黑森编字【2001】8号文件《关于牡丹江、松花江、合江林业管理局机构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当中就涉及到了许多牡丹江市的林业管理办法。现阶段,牡丹江市已经有了完善的林地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了人员专门负责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因此,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机构设置上,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体系已日趋健全,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林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是生态林业建设的客观要求
要搞好生态林业建设,离不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盲目的、无序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使用,不仅不能够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反而会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生态林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总之,生态林业建设离不开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而林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使用对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保护林地资源就是保护森林资源,有助于生态林业的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相关部门就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争取让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到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中来,进而建设出美丽和谐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蒋海球.浅谈林地资源保护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J].农技服务,2015,32(4):137-137.
[2]陈鹏.浅谈林政资源管理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