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一方面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城市功能的国家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之间的相互促进、彼此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城市本身就是人类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表现,各种历史阶段的特征都在城市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里我们有必要结合可持续性特征分析城市保护原则。
1、城市本质及特征
有专家指出,人类文明发展有着两个重要标志,一个是文字、一个是城市。城市是人类解决共同生活问题、物质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记录人类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一致性象征符号,城市语言同文字语言一样,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新时期,人们对城市建设总是充满向往和期待,对城市快速发展存在着高兴和支持。然而在人们不断向往城市、走向城市的同时,却发现城市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贫富差距较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口碑,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对自身发展历程反思得出的结果,其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和重要意义,无论是绿色城市、生态城市还是健康城市规划,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持与配合。在西方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城市风景园林、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需要,更不能对后代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实现良好、稳定的发展。在此期间,生态环境的提出不容忽视,其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原因,各种能源损耗非常严重,加之过去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欠缺,导致能源浪费严重不说,还因此引起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隐患。
另外,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城市管理和正常生活秩序遭到众创,由此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困扰。就疫情肆虐的原因分析,其和城市卫生环境差、管理力度不合理有着很大的关系。这这些社会现状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十分重要,是实现城市经济稳定前行的关键所在。
3、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 生态建设被破坏
在城市建设不断加速的新时期,城市人口增长十分迅速,为了安置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不断涌现。由于这些建筑物缺少合理的规划、科学的管理,给城市原有绿化与生态带来很大的破坏。
3.2 大气污染
工业废气以及燃料的大量排放对空气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严重时甚至会降下酸雨。酸雨对城市的建筑与土壤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中极为严重的问题。
3.3 水污染日趋严重
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中,水污染一直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国家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然而水污染的情况还是日趋严重。其中工业垃圾与生活垃圾的不断排放对水质造成污染,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匮乏,而且增加了水净化加工的费用,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4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 树立良好环保意识
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时,政府部门需始终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彻底改变以往思想观念,树立良好环保工作意识,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重要性,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拥有的积极意义,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还要不断拓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范围,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存在优势,借助基层教育等手段深入大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认识,确保社会大众能够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4.2 制定城市的发展规则
首先,从区域性出发,要考虑到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不能只注重城市建设而忽略农村的发展。其次,对于城市的经济结构加以调整,以循环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只有经济循环得以良性发展,使得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相统一,才有可能解决在城市建设中所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域,以合理有效布局工业和城市交通作为目标,贯穿在整个过程中。
4.3 建立较完善法律法规
不仅要培养社会大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一个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也要着手于规章制度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因此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期间,相关部门需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积极转变以往传统一味重视城市生态保护却忽视农村生态保护局面,做好城乡协调规划,在对生态环境情况深入了解后提出具体分析报告,根据报告结果颁布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法规条款,便于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引导性帮助,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流程标准。另外,相关部门还要构建生态环境预防机制,避免出现先发展后治理状况,严格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行为,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4 加大资金投入,提倡循环经济
为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更好更快发展,相关部门需不断加大资金成本投入力度,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工作,构建特色较强的补偿机制,对于环保型企业给予强有力资金支持,确保城市污水治理工作得以高效开展,极大提高城市建设工作效率,并且还能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基于当前现状,还应大力提倡循环经济,通过技术手段改进适当减少资源消耗量,甚至还可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便于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便利性帮助,将经济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城市建设时需将循环经济理念看作是未来主要前进方向,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有效克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不断加大城市绿化规模,营造良好空气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5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中人口的急剧增加,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也在加剧。例如水资源和能源的相对匮乏、水质的恶化、大气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系统遭到破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已经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发展。为了城市持续发展得以保障,我们必要对城市保护原则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松. 基于可持续性的城市保护原则初探[J]. 北京规划建设, 2020(4):4-7.
[2]郭永彦. 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智慧城市空间组织和规划思考[J]. 商业文化, 2020, No.460(07):82-85.
[3]运迎霞, 胡俊辉, 任利剑. 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哲学思辨[J]. 城市规划学刊, 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