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16

世纪中文出版社 ——“建设顶级中文期刊”为使命!期待与您同行......
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浅析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研究
廖继科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廖继科,. 浅析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0.
摘要:
自然环境作为人们持续性生长的基础保证,二者构成完整的整体,通过自然循环,保证两者始终处于协调状态。然而,大家都清楚如果部分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造成局部环境当中的部分化学元素过量或者不足,就会逐渐反应到人类身体健康当中,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因此,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密不可分,因此,需要做好保护自然环境,进而保证人体健康。
关键词: 自然环境人类健康研究
DOI:10.12721/ccn.2021.157100
基金资助:

环境主要特指周围各类事物相关状况,自然环境是通过岩石、日光以及大气等相关自然元素共同组成的,并且人类对其依赖非常强。在自然环境当中每一个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与制约。恩格斯曾经说到:“生命存在多借助蛋白质核心介质,以该方式存在核心在于与周围外部自然界保持持续性新陈代谢,若该新陈代谢终止,生命也随之停止,最终完成蛋白质分解。”另外,在自然环境当中的空气、食物、土壤以及水,均是人类以及各种生物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对人类的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

一、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成分,每人每日所需要2.5kg的水,才可以维持机体正常运转。一旦每人断水五天,对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证,一般人们用水每天需保持40-50kg,水占据人体质量较大比重,可以对人体体温进行调节,同时对输送营养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相对比较大。

清澈的水是没有颜色和味道的,是通过氧以及氢这两种元素共同组成,然而水在自然地理环境当中,时时刻刻均与岩石以及大气等相关物质接触,使大部分物质能够溶于水,所以,在自然环境当中却没有绝对纯洁的水,也不是任何水都是没有味道和颜色的。在水中含有碳酸镁以及碳酸钙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甜味,人们喝起来就会觉得甘甜;当水当中含有氯化钠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咸味,人们喝起来就会觉得较苦;当水当中含有硫酸镁以及硫酸钠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苦涩味道,人们喝起来不但觉得苦,同时还觉得涩;当水当中含有铁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铁味,人们饮用水过程中感受到铁锈味道。饮水中含有各类微量元素均对健康产生干扰。

二、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类生命的延续需空气提供基础保证,依托肺部与大气进行循环交换,每天人体实际所需空气与自身所需食物及饮水量比值为10:1,一个成年群体每天需呼吸新鲜空气为13kg,一旦停止呼吸五分钟,就极易造成人类死亡。

人类的生理机能以及健康所需要的环境媒体就是空气,其洁净较为简单,大部分是氧和氮,同时还加上氢以及二氧化碳,占空气总量的99.999%,其他成分不足0.001%,这是大气当中的恒定成分。可变成分来自自然界的海啸以及大山等相关所形成的氮氧化合物和尘埃等,进而对局部地区导致暂时性的大气污染。除此之外,因为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空气当中就会增添很多新的成分,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大气污染日益加重,人类健康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其中主要包括急性、慢性以及远期危害这三种效应,例如,CO(一氧化碳)浓度超过限值,促使人体血液中氧浓度短周期显著下降,进而造成人们出现头晕与目眩等。

三、土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土壤是人类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更是人们开展各类生产生活主要阵地,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资料支撑。人们主要需以食物为生存基础,只有食物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营养,食物生产均依附土地,其实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在。除此之外,人体内非必需的微量元素若超出正产范围内,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土壤是供给机体元素的关键路径,土壤中化学构成若出现异常现象,亦或部分区域内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其内部土壤缺少人体所需元素,食用此类土壤中生长农产品,轻则促使身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严重状况下导致机体功能难以保证均衡,亦或出现地方性疾病。

土壤作为各类植物生长的主要区域,为植物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土壤内部包含大量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从外界环境入驻土壤内物质均可依托其进行分解处理,进一步实现污染物净化目标,为土壤创设良好的环境。土壤内部存在大量颗粒,可进一步吸附各类分子及离子,正如一个海绵具有存储功能,持续性进行自然降解,为部分物质存储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土壤自身洁净能力优良,人类将土壤作为各类废物处理主阵地,各类污染物倾倒于土壤中,促使土壤环境被严重损害。除此之外,人类通过多元化方式将无污染传输至土壤内,长期以往供需关系难以处于平衡,给予数量及速度超过土壤自身净化最大限度,生态环境失衡,污染物持续性积累,土壤自身功能丧失,难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由于土壤受严重的污染,导致大气或地下水污染严重,凭借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土壤污染主要包含多种污染类型,不同污染类型特征不一,对人类造成的损伤程度不尽相同,不同污染源可长期存储于土壤内部,其持续性传输至植物内部之后,转移至生物体内,食物发生污染,不利于人类的健康。

四、总结

人类生命正常的活动,均以蛋白质给予相应的支撑,以新陈代谢方式持续性运动。立足该视角人类与自然环境发展密切相关,人类与环境进行不断良性物质交换,处于正常环境下,物质与人类处于均衡状态,可保证人类正常生长,实施各类生产劳动活动,同时可以在人们劳动以后,立即缓解疲劳,充分激发人类及创造力,反之,如果处在一个不良的自然地理环境当中,会造成人类出现中毒与厌烦,无法忍受和集中注意力,极易造成疲劳以及激动,工作效率低下,患病率上升等相关情况。因此,人类需要包含自然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需始终保证人类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状态,人类应始终保护自然环境,达成二者相辅相成,促进人类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习乐,吕昌河,王海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土壤,2017,03.

[2]黄曼雯,刘敬勇,裴媛媛,蓝静,蔡华梅,王靖宇,陈沛权,王若紫.废水中重金属处理研究方法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6,14.

[3]霍林,尚贵祥.黑河水污染整治的生物——生态(芦苇湿地)技术调研[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46,03.

[4]赵志明,何青山,刘林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8,01.

[5]李联平,携手合作共建美好家园——“四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回顾[J].西藏科技,20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