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林业造林方法在造林营林中的运用
王建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建坤,. 北方林业造林方法在造林营林中的运用 [J]. 林业研究,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7.
摘要: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结构之一,林业产生的发展状况会对农业发展及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林业生产过程中,可实现树木资源向有价值经济产品的转化,从而获取林业收益。要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林业造林方法的科学应用,从而达到森林资源面积持续扩大、推动林业经济长效发展的目的。为此,本文将对北方地区造林营林中林业造林方法的具体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 林业生产;造林方法;造林营林
DOI:10.12721/ccn.2021.157017
基金资助:

经济发展的同时,林业资源受到了一定破坏,植物造林、提高植被覆盖面积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全面各地相继开展造林营林工作,土地荒漠化现象有所改善,减少了水土流失,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造林方法能否得到科学应用是造林营林效果的关键,笔者对北方林业的造林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造林营林中这些方法的具体运用。

1.北方林业的造林方法分析

1.1直播造林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直播造林法的应用率相对较高,其是指直接利用苗木种子进行播种,使之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造林方法。此种方法的操作过程较为简便,实施条件要求不高,通常在大规模造林工程中使用。然而,此种造林方法的弊端在于对造林地的地质条件要求相对较高,土壤的水肥含量要相对充足,并且播种后应加强幼林抚育。播种过程中,应选择出芽率高且种源易于获取的品种进行播种。

1.2分殖造林

在造林工作中,分殖造林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可利用植株的根部或枝干等营养器官进行苗木的栽培。此种造林方法无需进行幼苗培育,造林过程简单易行,营林管理中需要做好细节把控,以实现苗木成活率的有效提升。同时,分殖造林法的一大优势在于可将母体的优良性状遗传给幼苗,可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但此种造林方法的弊端在于对造林地要求较高,通常杨树、柳树等树种造林时常用此方法。

1.3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法是通过树苗的培育,以保障苗木健康成长的方法。其是造林实践中应用率最高的方法。造林之前,需要先进行地穴的挖掘,而后将树苗栽植其中。栽植完成后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及时进行肥料及水分的添加,以确保根系可摄取到充足的营养而保障苗木生长。此种造林方法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对树种也没有特殊要求,通常是利用种子进行树苗的培育,待幼苗生长符合标准后便可进行移栽。此方法的优势在于树苗易成活且生长速度较快,是适用于小面积造林的方法。但此造林方法应用时需消耗的成本较高、幼苗培育时间长,且操作过程也相对繁琐。

2.造林营林中林业造林方法的具体运用分析

2.1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

北方林业造林过程中,树种的合理选择极为重要,造林人员应对造林地特点以及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树种的生长习性,遵循适地适树原则进行树种选择,以保证造林质量,有利于实现林木高产、稳产。此外,在种植区域建议扩大阔叶林的种植面积,并应合理改善土壤条件及林木质量。阔叶树落叶层可将枝叶及树木的种子覆盖在地表,起到保持土壤湿润的作用,而大量枝叶腐烂后会成为养料,增加土壤肥力,为苗木根系吸收营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在种植过程中,随着苗木成活数量的增多,可以扩增树林面积,进而在改善土壤和扩大树木面积的过程中形成更加稳定的林业生态结构。而且合理进行阔叶树、落叶林的种植,可以提升林区的观赏价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2.2于最佳时间开展造林工作

通常造林时间选择春冬季节,这是由于该阶段外界温度较低,树苗处于休眠状态,进行起苗和栽苗不会丧失过多水分,在水分得到保持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移植后的成活率,让树木得到更好的生长。同时,选择在该阶段进行种植可促进苗木根系发育,提升苗木的抗旱和抗病能力。在冬季造林,必须考虑造林地区的立地条件,如果当地气候较为寒冷、干旱,则适宜春季造林,冬季栽植需要格外注意保暖工作。移栽树木时要选择在阴雨天气进行,这样成活率会比晴天更高。需要指出的是,不建议在霜冻、风力较大、雨天等天气条件下造林。

2.3科学应用造林栽植方法

在造林栽植方法的选择上,以穴植为主,一般在开挖地穴时直径或者长宽在50cm,深度为40~50cm,并且植穴底部要保证平整。对于苗木的行距和种植密度,要结合树种品种进行确定。如阔叶树种和松树种植行距为2.0m×2.0m,种植密度为2550株/hm2。造林人员不仅要关注种植密度,还要保证在种植过程中幼苗端正,在栽植期间要合理浅栽,以提升苗木的根系生长能力,同时使苗木具有良好的抗旱涝能力。如果所栽植的苗木是一年生苗木,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栽种,一般为苗茎入土1/3,苗高至少为40cm。

2.4加强混交林建设

单一的树种种植不及混交林改善土壤环境的效果,同时营造混交林可以提升林业的经济价值。目前,诸多林区已经形成了杉树、阔叶林、松树多树种的种植模式,如马尾松同杉木混交,利用松树抗耐干旱及根系发达的特点可以改变地表环境,利于杉木健康发育。同时,这种种植方法可以提升树木的环境适应能力、抗病害能力、抗旱能力。在山脚下选择杨梅作为防火隔离带可以抑制山火蔓延,这是由于杨梅这种植被水分较高。所以,营造混交林不仅可以提升土壤活性,还可以丰富植物多样性。

2.5提高营林养护管理力度

林木种植之后,加强养护管理也是极为关键的,这是提升林业生态效益的重要保证。同时,林业生产作为一种劳动再生产能力,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需要加强养护管理的重要原因。以往林业结构和模式单一,很多林业产品竞争力不强,所以在养护管理中要不断开发新的林业产品,并且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如利用选育、嫁接、栽植等技术,采取多树混交的种植方式,以此丰富植物种群。

结语:在国家对林业造林高度关注的今天,如何保证苗木成活率以及减少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造林营林工作中,需要对种植环境进行分析,选择好造林树种和适宜的造林时间,利用好各种造林方法,并且大力营造混交林。此外,还要加强养护管理,这样才能让林业资源发挥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鹏.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No.567(23):66.

[2]吴梅娇,黄东辉.浅谈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0,14(2):34-3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