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在促进社会安全生产、发展地方经济、提高生产力和改善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之中,社会各界都开始对天气和气候信息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在过去几十年里,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几乎每年都在生长,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已经意识到了它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但奈何农民在气象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太过落后,突发性气象灾害受损最严重的就是农村地区,所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围绕着农村来组织开展,最薄弱、最难的地方都集中于农村,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一点。
1. 气象减灾防灾科学普及工作开展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一般位于农村地区以及山区,因为地势较为复杂,特别是对于一部分偏远山区,山区当中河流较大,水流较大,如果出现气象灾害将会直接对于当地的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自然灾害是目前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很多地区因为对于气象科普力度的欠缺,农民对于气象知识了解程度不足,在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还是依靠传统的气候性农业进行。将科学技术向着农业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充分发挥气象科普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农民的预防和抵抗理念,针对气候的变化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多样的方式进行科普。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全球变暖形势的日趋严峻,我国境内发生的气候事件和极端天气的出现次数明显比过去提高了许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社会影响也极其恶劣,这便迫使了气象减灾防灾科学普及工作必须尽快覆盖开来。气象减灾防灾科学普及工作,是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及防御气象灾害的科学知识普及给广大的社会群众,使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能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速度、公众防灾避灾意识以及自救互就能力都得以同步提高,此举不仅关乎到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否照常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气象科普的农村宣传难点
通过笔者的走访调研结果来看,气象科普的农村宣传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农村地广人稀,信息难以实现高度集中,农村宣传效率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上来,如果只进行单次推广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要想全面覆盖开来,增加推广次数,就意味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来予以支撑。其次,由于条件有限,气象科普宣传点要想实现全面覆盖是基本没有可能的,此时在宣传上就会出现巨大的真空地带,而且日常管理和运营宣传渠道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3. 基于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思路
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予以强化。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加深,不管是农业还是农民都和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农民要做什么种养业都得由当地的天气来决定;新品种引进或种植结构的调整都得经过气象部门的审核;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得有气象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在广大农村群众的内心中,气象科技扶贫兴农已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农村地广人稀,所以推广效果大部分是由宣传覆盖来定
宣传渠道的可复制性将成为主流,但前提是为其提供的宣传方案必须具备可复制的特性。农村宣传渠道运营起来十分困难,因此贪多是大忌,正确的做法是先把宣传点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尽可能把辐射面往外延伸,从而以点及面,把农村宣传的盲区彻底清扫干净。
(2)利用村干部的口碑传播,提高农村宣传的效率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农民的信息接受能力偏弱,一味使用以往的传播途径就很难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再加上农民普遍缺乏自信,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热闹,所以身边人的影响效益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农村发展的引领者,村干部在村子里的话语权本就排在最前边儿,我们只要对其口碑传播加以合理运用,做到“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农村宣传的效率自然也就提起来了。
(3)刷墙广告。把气象科普知识通通粉刷在农户聚居点的墙面上或者是乡村公路的牌面上,提供给来往的农民观看,这种方法屡试不爽,在农村地区也是随处可见,虽然这样的做法对农村风貌确实不太好,但在宣传效果方面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
(4)纸杯或者塑料口碑。纸杯、塑料口碑的资金成本不高,在农村地区又是很实用的生活必需品,可以让科普宣传时刻保持在活跃状态,我们只需要指派一些工作人员往村委会、社会团体或者直接送到农户家里去,让大家都能用上就行。
(5)宣传横幅或挂图。可以把气象科普横图或挂图安置在学校、小卖部和人流聚集量大的场所,又或是村里现有的消息公布栏,也不失为一种弥补宣传栏辐射范围较小的办法。
(6)农村指示系统。农村指示系统是目前开发潜力最大的一个宣传资源,我们可以把科普宣传知识印刷在欢迎牌或村内主干道的指示路牌上,这些地方人来人往的次数较多,看的频繁了,大家心里多少也能记住一些。
(7)气象科普流动宣传车,打造无缝的传播平台
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是处在人群分散的状态,虽然已经建成了大量的农村信息服务站,但它也只是以一个点的形式存在,仅凭此就想覆盖到全农村范围显然不切于实际。但气象科普流动宣传车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可以在车上张贴宣传材料,加上扩音喇叭的循环播放,以达到最大化的宣传效果。
(8)培养高素养的气象宣传人才
加强农村气象业务宣传队伍的建设。对职称评聘制度进行革新,出台全新的工资待遇政策,避免现有的农村气象业务宣传骨干大量流失。对那些具有扎实的专业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可以把他们送往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修,期间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同时选拔一些专业素质强的农村气象科普带头人,这些都是组建创新团队的基本准备工作。培养构建出一只拥有高素养的气象宣传人才队伍,保证农村气象宣传工作的开展和稳定。
3.结论
无论是对于农村还是对于社区气象科普宣传我们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组织和宣传,寻求不同组织宣传材料以及相关的宣传内容,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地点开展相关针对性宣传教育,全面增加受众人群,联系各区域开展气象宣传下乡活动。并且培养高素养的气象宣传人才,利用大学生等等资源拓展宣传渠道,保证气象宣传活动开展的稳定性。在农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气象科普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需要大力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只有做好了相关的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才能让农民拥有相应的意识,全面提高自然灾害的低于能力,全面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产量,保障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县级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探讨 [J]. 周琦,李一鸣,翟雪飞. 科技风. 2019(26)
[2]市级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探索 [J]. 张郁,张思瑶,高桐,张靖萱,李晓宁. 农技服务. 2017(06)
[3]气象科普事业的起源、演进及其完善 [J]. 施展宏,施威. 中国集体经济.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