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廊指的是在建筑屋檐下的空间,其是将建筑与建筑连接起来的过道,一些廊依附在屋檐之下,一些廊则是园林建筑中的延伸,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如图1)。行人可以在廊中停留,可以说廊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它常常与主体建筑形成虚实对比,是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特色设计。在现代建筑中廊成为了建筑景观一体化的重要纽带,当今建筑师的思考不再局限于建筑的物质性,而是将建筑作为整体景观的组成部分[1]。
图 1内蒙古汉墓壁画与东汉画像砖描绘的廊道
1. 城市景观中的廊空间
建筑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诸多变化,现代汉语环境下的廊已经涵盖了多层意思,其既有“庑”的概念,又可以被解释为屋檐过道下独立的通道。而且在现代汉语中廊还有诸多延伸意,如廊道、画廊以及文化长廊等。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廊主要指的是某种场所或通道。
1.1空间构成
空间的视觉形式、光线特征、量度等都是规定建筑要素的界限。廊空间主要是由基面、顶面以及垂直要素限定而成。廊空间是具有一定体积实质的线形空间,但是廊空间又并非是简单的线形空间,因为其是在线形空间基础上的延伸,需要再次对空间高度进行界定[2]。廊空间的底界面能够通过改变自身面积而限定出一个新的空间范围,并同时受限于自身的空间边缘。廊空间的两个端面相距甚远,能够起到的限制作用极为有限,因此对于廊空间的高度进行界定需要借助于廊空间的侧面和顶面等评估要素。
1.2形态特征
点线面是廊空间形式的基本要素。就廊空间的存在方式来看,线形特征是廊空间最为基本的视觉特征,其能够赋予廊空间更多的连续性、导向性以及运动感[3]。在建筑空间中,要想自由组合空间主要依赖于廊空间对于不同空间之间的连接,形成引导运动路线,从而达到限定其他空间的作用。而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廊空间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线形特征,如曲线、折线等。直线型的廊空间更具流畅度和稳定性,在时间上也能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折线型廊空间则更加具有曲折变化,使得廊空间更具韵律感。
1.3城市景观与廊空间的关系
城市景观作为人文景观的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城市景观中涵盖了建筑、街道、广场等诸多类型建筑。而在《城市意象》中,则明确表示城市景观主要是由点线面组成的整体景观架构,其使得整体建筑更具系统性[4]。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理解和分析,虽然没有清晰的边界,但是也囊括了场所、发觉空间等城市意象,对于城市空间具有基本的理解。而对于廊而言其是基于体验而认识的一种空间,能够通过想象的勾勒绘制出心理印象中的廊,蕴含着对于廊的主观评价。
2. 廊空间在城市景观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城市景观一体化设计中应用廊空间,能够对景观空间起到强化作用,模糊空间的独立性和体积,使得各个空间得以联系起来,其他空间能够在廊空间的帮助下既相互渗透又不受限制,从而提升空间组合之间的灵活性,使得空间得以被有效利用。
2.1强化建筑景观空间渗透
建筑中的廊空间能够表现出灵活多变的特征,在空间之间要想实现联系和视觉沟通,应当在运用空间的过程中采用模糊手法对空间进行处理,在进行城市景观一体化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空间的模糊处理和空间特征的锐化,提升空间之间的渗透性[5]。廊空间作为中介空间,其本身就蕴含着模糊的定义,能够在应用的过程中展现一种模糊美,是建筑美学特征的集中体现。基于对空间整体性的追求,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中加强了对于廊空间的模糊处理,通过对廊空间形态的塑造,使得廊空间的内外属性相互渗透,增加了空间之间的层次感,削弱了空间的界定。
2.2模糊化空间独立性
复合空间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空间的层次感,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展现着空间之间的相互渗透。通过对廊空间和其他空间的结合使用,其能够在追求线形美的同时,保持廊空间的独立性。廊空间使得各个空间能够相互联系,彼此渗透成为一个整体。通常情况下,对于廊空间进行应用都需要与其他空间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复合空间面,就如同在建筑景观中相互穿插一样,使得空间的使用更具丰富性和立体性。不同的空间类型能够在廊空间的帮助下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如敞开式、半开式以及全覆盖式等。以李自健美术馆为例进行廊下空间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的顶部敞开形态也会产生不同的廊下空间层次(如图2)。
图 2 顶部敞开形态产生不同的廊下空间层次(以李自健美术馆为例)
2.3围合空间
廊空间具有较强的中介性,其能够在景观中起到隐形边界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建筑景观中廊空间能够被广泛应用。廊空间相较于围墙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利用廊空间对空间范围进行限定,其既不会对各个空间产生阻挡作用,也不会使得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想限定廊空间的范围,需要将廊作为一种普遍的限定元素,保证其能够与城市景观相互结合从而被应用于空间的围合中。另外,街道作为城市的动脉,在城市中不仅能够起到连接的作用,还能够成为城市的载体,尤其是位于街道两侧的檐廊能够起到限定围合的作用,从而得到两个动静不同的空间。
2.4联系空间
廊空间能够被作为一种空间化的路径,其能够在空间中发挥引导和联系作用[6]。廊空间作为一种线形空间不同于其他空间,在相同的空间体积下,随着联结距离的延长,其能够在城市景观中发挥连接的作用。如在古典园林的建设中,市民阶层的不断变化使得城市加速扩张,城市生活也相对丰富起来,居民对于城市生活的要求相应提高,这就使得私人园林诞生。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廊的巧用,在苏州城三元坊中,对于复廊的设计,其能够将游人导向不同的景观区块中,并且将廊道作为一种交通步道,在保证游客欣赏园内景观的同时,还可以透过视线观赏花窗和溪水。廊上的廊檐将园内外的山水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山水景象相互衔接的目的。
结语:总而言之,廊空间无论是在传统建筑中,还是在西方建筑中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中,虽然廊空间的具体形态和设计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却发挥着相似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德雯,孔宇航.界面的消解与交融——建筑景观一体化创作中的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3(12):50-51.
[2]孔宇航,耿玥,王雪睿.廊空间组织作为一种设计方法[J].新建筑,2020(06):84-89.
[3]王开蕊.川渝旅游景区商业建筑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9.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35
[5]童玉玉,钟艺.廊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王家坝湿地公园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2(09):85-88.
[6]卢璐.校园空间改造更新中廊空间的设计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