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目前在变电运行的巡检工作中,运行人员普遍反映庞大的数据录入与工作效率、巡视质量的突出矛盾急需解决[2]。作业终端平板、移动电话是巡检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月度巡检,一个500kV变电站计划时间为3天、一个220kV变电站至少需要2天,其中庞大的数据录入所需时间占计划时间的一半,对于500kV或220kV等设备较多的变电站,往往需要三人同行,为提高巡视效率需由一人专门负责全过程录入数据,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多因人员紧张无法做到三人一组外出工作,且人工录入数据较慢、设备较多数据量庞大时,数据录入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过分关注数据录入可能影响运行人员对设备本身运行状况的关注,适得其反。同时,巡检过程运行人员需携带望远镜、手电筒、照相机等巡视设备,不便于携带。在此基础离实现电力系统内变电专业智能运维还有很大的差距,急需解决上述问题。
2、变电站巡检智能安全设备的设计
2.1变电站巡检智能安全设备的流程
在巡检智能安全设备中构建了电力系统专业词库的语料库,且装设有输入法的终端和语音接收器,包括以下步骤:
语音接收器,检测是否有语音输入,该语音输入包括数字语音输入和中文指令语音输入,数字语音输入是指数字0-9的声音输入,中文指令语音输入包括但不限于电力系统专业词汇。
语音过滤,在检测到有数字语音输入或中文指令语音输入时,将除了数字及中文指令以外的其他声音甄别并过滤,保存当前的数字语音输入或中文指令语音输入[3]。
图像识别,获取包含待识别读数的指针式表计的图像,判别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绿色区域);获取包含待识别读数的数字式仪表表盘的图像,读取表盘数据。
可以开通设备状态监测评价与系统内电网管理平台交互功能,变电站运行人员巡视记录在使用智能安全设备巡视时,将巡视结果同步回传至电网管理平台;可以开通设备与系统内电网管理平台缺陷、隐患模块交互功能,巡视过程中变电站运行人员可实时查看站内设备设施隐患、缺陷等数据,对设备状态全面掌握,对设备缺陷、隐患进行同步跟踪。
2.2变电站巡检智能安全设备的结构
图2 第一个是安全设备整体结构图图3 安全设备的拉绳杆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主体机构100,包括安全帽101、设置于安全帽101上的壳体102,摄像机103;调节机构200,包括旋转件201、调节件202、支撑件203,望远镜204。摄像机103设置有镜头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凹槽与限位块202c相适配凹槽两端均设置有弧面201c-1c,有利于限位块202c由弧面201c-1c滑进或滑出凹槽,当限位块202c滑进凹槽底部时,摄像机103的镜头与望远镜204一端处于同一平面,此时摄像机103的镜头可以通过望远镜204看到更远的物体。
3变电站巡检智能安全设备的使用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所示,按照附图1流程示意图,所述智能安全设备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新增任务:填写基本信息、变电站信息后,点击【保存】按钮新增任务成功,同时可筛选、查询日常工作任务;开始巡检:点击任务卡片上的【开始巡检】按钮进入巡检设备列表页面;点击搜索框后的扫描按钮,可扫描设备旁边的二维码在上千个设备中迅速查找到该设备,极大程度提高巡检效率。设备巡检:点击对应设备名称后面的巡检图标“
”,填写设备数据信息;点击输入框后的语音图标“
”,语音输入数据;点击输入框后的拍照图标“
”,配合使用设备上的摄像机、望远镜,可图片识别数据,图片识别可拍照或上传本地相册图片;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巡检信息;点击左上角返回按钮
取消填写。
4、运用与展望
该智能安全设备,一是在读数确认的同时,语音自动录入结果,提升巡检效率;二是大大减轻巡检人员数据录入工作量,提升其对设备本身运行状况的关注,与电网管理平台交互设备缺陷、隐患相关信息,巡视时可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跟踪,提升巡检质量;三是无需长时间人工操作作业终端,避免携带过多巡检工具,保证巡检结果录入和上传的正确性;四是后续研究可运用于现有系统,嵌入现有作业终端,大范围推广成本较低。
参考文献
[1]宁先承,李佳懿.智能化时代新型数字变电站监控及巡视系统的实践及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09):180-182.
[2]吴俊杰.一种变电站智能联合巡检系统[J].农村电气化,2023,(11):41-44.DOI:10.13882/j.cnki.ncdqh.2023.11.014
[3]杨陈晨,张艳,李增科等.一种语音控制计算器设计[J].物联网技术,2023,13(10):105-107.DOI:10.16667/j.issn.2095-1302.2023.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