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
王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立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J]. 诊断医学,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34.
摘要:
目的:探究于糖尿病诊断中开展生化检验应用价值分析。方法:课题观察对象为笔者医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3例,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均予以生化检验。结果:观察组生化检验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经假设检验表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于糖尿病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 生化检验糖尿病诊断价值
DOI:10.12721/ccn.2024.157034
基金资助: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终身性、慢性疾病,经临床病理LOgistic非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老、饮食、体质量等均为疾病发病高风险因素,疾病发病以中老年患者为主。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GDP升高,糖尿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危害人民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受到临床高度重视。糖尿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其主要病理表现以持续性高血糖位置,考虑不同患者机体耐受性存在差异,临床早期表现极易被患者及医生所忽视,开展早期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随着临床实验室检查不断完善,生化检验得以发展,逐渐成为糖尿病疾病早期筛查手段。生化检验其操作较为简单、检验成本低,对医务人员操作技能要求较低,检验时效性较高,可为临床血糖、血脂检验提供精准数据,便于早期开展指导[2]。本研究笔者为了深化分析生化检验于糖尿病诊断中应用价值,特收集73例患者进行平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课题观察对象为笔者医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3例,病例采集时间在2017年11月到2019年11月,其中男性39例,女性34例,年龄区间为31岁到81岁,年龄均值58.04岁,同期选取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对象,男38例,女37例,年龄区间为30岁到83岁,年龄均值59.24岁;统计校验两组对象入组资料(P>0.05),可于后文进行数据分析。

纳入原则:(1)73例观察对象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医学会对糖尿病的评估依据;(2)两组患者均自愿将检验数据进行客观分析,签署书面授权书;(3)就本研究上报笔者伦理委员会,经审核后批准开展。排除原则:(1)合并血压疾病、精神状况异常、心肺功能障碍患者;(2)无法定监护人,拒绝参与研究[3]

1.2方法

于检查前需患者禁言禁酒,检查前空腹时间在8小时以上,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送检,对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葡萄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1)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采取血液样本,收集患者中段尿标本,确保检查前停止使用肾上腺素、胰岛素等药物,借助无水葡萄糖与水进行混合,要求受查患者于30min服用,于饮用后半小时、一小时、三小时在收集静脉血进行检查;要求患者在待查期间禁止剧烈运动;(2)血清甘油三酯:指导患者静息状况下进行检查,将注射器刺入患者静脉,于负压状况下采集静脉血,对血清进行分离,要求于血样采集后四小时内完成检测;(3)空腹血糖葡萄糖:借助氧化酶法,对血液中氧气、葡萄糖进行利用,以便获得过氧化氢及葡萄糖酸,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苯酚将过氧化氢转化成醌亚胺,于510nm吸收峰值观察葡萄糖浓度;(4)糖化血红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法,将血液标本置于层析检查上,依据总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数值的计算、

1.3评价标准

统计校验两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主要检验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

1.4统计学分析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课题反馈数据进行假设检验,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布采用(%)、(x̄±s)表达表达,组间样本检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2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分析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生化检验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经假设检验表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分析[x̄±s/mmol/L]

14.png

3讨论

糖尿病为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无法满足机体所需,导致机体血糖水平升高;随着疾病进展,高血糖会导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情况的发生,进而诱导眼、肾脏、心脏等多脏器损伤情况,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及死亡的主要因素。糖尿早期症状不典型,当出现严重并发症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发现疾病,延误治疗时机,直接影响疾病预后[4]。随着临床诊断学不断发展,临床应用于糖尿病疾病筛查的手段较多,其临床应用价值存在差异[5]。本研究笔者借助生化中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进行疾病检查,经数据相关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生化检验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经假设检验表意义(P<0.05);数据中可知,患有糖尿病患者其生化检验结果显著异于健康志愿者,可作为疾病诊断客观指标。

综上,于糖尿病检查中开展生化检验手段,其临床检验结果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客观数据支持,临床因操作简单、时效性高、检验性价比高,受到患者及临床医学一致认可,可于临床深化研究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童绍珍.糖尿病诊断中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4):297.

[2]黄彦勤.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J].饮食保健,2019,6(47):239-240.

[3]王加芳.常规尿液检验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作用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1):321-322.

[4]陈成塔.糖尿病诊断中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的差异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1):4529-4530.

[5]赵干员.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分析[J].糖尿病天地,2019,16(10):17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