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采油通常在油田进行,作业条件和工艺复杂。另外,原油和天然气的易燃易爆特性使得井下作业暴露于多种危险性影响下。如果不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发生交通事故将对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巨大人身安全损失。所以,深入研究井下作业风险,并分析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 油田井下作业风险存在的问题
井下事故的成因可包括如下几种。首先,员工没有安全意识,不执行安全操作,导致事故发生。由于在井下作业十分危险,作业的每一步都有规则和严格的要求。由于员工忽略了安全规范操作,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日常操作,从而造成了责任事故的产生。其次,员工心态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高强度、高节奏的工作,对员工也有相当的心理影响。从心态上,员工很自然就会懈怠,放松了警惕和操作的要求。结果造成人员伤亡。最后,安全基础设施与安全预防措施不落实。企业只强调效益而不强调安全性,造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引进必需的安全设备。另外,不少企业也开发了安全有效的井下设备。但是,利益趋向性导致了企业不重视长期经济效益,一直实行落后的传统经营模式,为问题的出现留下隐患。
2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
对于大多数井下作业的操作人员而言,培训主要是关于安全管理和井下作业技术的便利培训。然而,由于井下事故的多样化,先进井下作业设备的使用逐渐增多,井下作业相关设备的逐步更新,井下操作人员培训的相关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可以聘请专业的井下操作人员,详细讲解使用先进设备的注意事项和井下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要普及与井下作业有关的安全知识,提高每个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逐步避免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同时确保井下作业安全,逐步提高井下作业效率。
2.2实施作业过程标准化管理
操作人员疏忽与不合规行为,成为井下生产作业中生命安全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中。因此,有必要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加强对工作的要求。设备多、技术复杂,运营管理难度大。公司应当针对各类井下作业的特性和业务流程,规范设备运行过程、检测流程、技术指标、保养要求等细节,并通过专门技术人员的建议与引导,不断完善科学的规范体系。为实现规范要求的全面落实,应在实践工作中提出科学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与考评准则。通过对操作过程中的有效监管,对出现的违规情况实施严格惩罚,引导员工依照工作规范要求正常作业。通过进行油田开采的井上井下作业规范管控,能够在根源上有效降低重大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达到人、机械设备、施工环境的和谐共存,并合理消除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从而实现了井下作业的顺利、规范。
2.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要确保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的实施达到理想效果,就要注意安全生产责任的有效落实,以确保每个员工在生产工作中都能实现生产目标。同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也能有效地起到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井下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在确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要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职工现阶段的实际工作情况相一致,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职工中的落实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力量,使井下作业人员的集体安全生产意识得到有效培养,从而更加自觉地开展工作。由于安全责任制能够对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实施起到理想的作用,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主要手段,对推动油田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结束语:
油田开发产业可以提高中国的石油生产能力,满足社会各界对石油资源的需求。然而,在井下作业阶段,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患,可能会对井下作业和施工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全面保障油田井下作业和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鑫.石油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策略 [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3):16-17.
[2] 梁景龙.油田井下作业的安全环保管理 [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4):294,293.
[3] 秦纯洁.油田井下作业安全环保管理探析 [J].化工管理,2017,(3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