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所有的活动都受到自然界中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问题和人类生产、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经济腾飞,工业发达,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在所难免,影响城镇的环境,影响人类的生活,因此环境规划和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环境保护问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既是经济发展问题的,又关系到社会管理;既是工业生产的,又涉及到农林业;既是交通运输业的,又涉及到信息通讯;既是生产性的,又关系到商业服务和消费;既是一个小城镇域的,又关系到整个区域。总之,它要求社会、地理、农林、工业、建筑、交通、信息通讯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人类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舒适环境。小城镇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组成。从事小城镇建设者,不仅要搞好小城镇的规划与管理工作,而且要处理好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日益完善的物质文明。
2 小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产生的环境问题
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壤生态系统被破坏,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农田过度占用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导致今后粮食的短缺,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发展;水体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严重浪费,从而使本来就匮乏的水资源更加缺少,最终使人们没有水可以利用;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现象颇为严重,从而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了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食物链缩短,生态系统对外来污染力的抵抗能力降低等。
2.2 原生环境遭到严重侵害、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普遍
不可避免的建设和开发活动使小城镇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小城镇主要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为主,但由于环境规划工作不足,以及在思想观念上落后,从而导致自然资源不能有效充分的使用,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
2.3 面临大城市环境污染转嫁的危险
一些大城市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为减轻污染严重的企业导致的环境问题,将这些企业或者部分产品的生产迁移到小城镇。另外,很多小城镇为了发展本地经济积极引进外部投资,在没有系统城镇规划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城镇工业,以求尽早改变其贫穷落后的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加选择地引进投资。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观点打破了小城镇自然环境的平衡,使其环境质量迅速恶化。
2.4 环境规划和管理工作落后
由于思想认识,经济与技术等原因,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工作展开不利,大部分小城镇还处于脱离环境规划之外的发展模式中,环境管理更是无从谈起。这从本质上导致了小城镇环境问题的突出性。
3 加强小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策
3.1注重环境规划的可行性
大多数人尤其是决策者们对规划的赞同,是关系到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现实中规划方案能否顺利通过、实施和取得成效,不仅取决于规划是否科学合理,还取决于规划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认可,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者,对规划的实施起重要作用。
3.2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首先,应改善资源利用方式,合理开发,利用小城镇土地资源、水资源及能源等,使资源消耗时尽量不产生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危害;其次,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结构,通过行政手段及技术改造等措施对污染企业分别实行关、停、并、转以及改造落后生产工艺设备,逐步实现废物最少化和无害化;第三,结合小城镇规划建设,优化小城镇功能分区,做好城镇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把污水、垃圾收集起来集中处理,逐步消除小城镇环境污染源。
3.3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
规划具有可持续性的前提是注重可持续发展规划。小城镇的起源是农村和乡镇,它发展的基础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农村,受到农村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目前土地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城镇发展而言它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是否被合理开发利用关系到小城镇能否合理地、持续地以及全面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需强调两点:a.平等原则,在自然资源面前当代人和后代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当代人不能将过多消耗土地资源而引起的严重后果让后代人承担;b.协调性,要协调好土地资源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协调土地的供需平衡关系,推进集约化利用。
3.4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坚决限制和淘汰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产业及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杜绝高污染企业死灰复燃,防止污染转移。结合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和环保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开发推广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先进技术。
3.5 要从污水、固废、大气等方面开展环境规划
一是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根据地形图以及区域地貌特征规划镇区排水管网,收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生产废水的排放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水标准》,污废水集中送往污水厂处理。二是固废的收集与处置。在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并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分类和收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垃圾处理过程的管理。三是大气污染的防治。优化工业的能源结构,尽可能多的使用绿色、环保燃料,最大限度控制煤炭使用,并且改进煤炭的使用方式,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完善小城镇大气污染规划与防治措施。
3.6做好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是小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四个部分。水环境规划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各个方面的合理配置,将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商业用水进行清污分流,以保障汨罗江饮用水的安全。将地下水、优质水源用于居民生活用水以及淡水养殖业,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市政生产、园林绿化、农业灌溉等方面。根据新市镇水资源的规划,要进一步硬化城区地面,避免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流入到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对大气综合环境进行治理,是为了减少小城镇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并通过使用天然气、生物质燃气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来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硫化物等有害气体。根据新市镇的规划,要在农村大力普及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提高农作物的综合利用率,并通过大力实施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4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做好环境规划和管理刻不容缓。要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环境承载力等理念运用于小城镇环境规划设计环节中,在充分利用小城镇现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藏者,陈 颖,郭有才.论小城镇的环境规划[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1(5):46-53.
作者简介:蔡煜星,男,1996年2月出生,助理工程师,从事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